隐白穴足太阴脾经五腧穴井

隐白为经穴名,属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五行属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垒)。

隐即隐蔽,白即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肉色白,故名隐白[1]。

隐,《说文》:“蔽也。”有隐藏、隐蔽不显之义。白,《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凡白之属皆从白。”

《黄帝内经素问·阴阴应象大论》:“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藏为肺,在色为白。”白,指金气的颜色。为土能生金,金气隐伏之意。此穴在足大趾内侧,距爪甲角约1分的赤白肉际处,为足太阴脾土之井穴,为脾足太阴脉所出,脾为土脏,言土气在此已经发生,金隐土中,金气亦已开始隐伏。

本经承历兑之金,由足阳明之阳,传交足太阴之阴,取之有生金荣肺之用。金色白,坚刚为阳,穴居阴经之下,犹潜龙之隐,太阴根于隐白,而主治气喘,且其穴居隐处而肉色白,故名隐白。

定穴: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取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足大趾趾甲角内下方0.1寸取穴。

功效:

1、健脾和血、清心宁志、温阳回厥;

2、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主治病症:主治腹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胸痛,衄血,吐血,下血,呃逆,纳呆,腹痛,暴泄,尸厥,烦心,梦魇,不寐,急慢惊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痉挛,急慢性肠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泄泻,带下,呕吐,癫痫,心痛,喘息,胸满,子宫痉挛,牙龈出血,鼻出血,小儿惊风,癔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肠炎等。

1、精神神经系统:小儿惊风,癔病,昏厥;

2、五官科系统:牙龈出血,鼻出血;

3、妇产科系统: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痉挛;

4、消化系统: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肠炎;

5、其它:尿血

配穴:

隐白配大敦,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昏厥,中风昏迷。

隐白配厉兑,有健脾宁神的作用,主治多梦。

隐白配气海、血海、三阴交,有益气活血止血的作用,治月经过多。

隐白配脾俞、上脘、肝俞,有益气活血止血的作用,治吐血,衄血。

隐白配灸关元,治崩漏。

隐白配水沟,治疗失血之昏迷。

隐白配足三里,治便血。

福禄好用——隐白穴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五行穴之一,为井穴属木。脾属土,具有统血、摄血之功能。隐白穴又属木穴,肝属木,肝具有藏血的功能。

所以,隐白穴既可统血又能藏血,可以加强血管的收缩功能,达到止血的奇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hl/78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