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们临床中偶尔会碰到一些比较不常见的病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见识和经验,治疗起来可能会误入歧途,比如神经性呕吐这种病证,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过亲身经历。
在现代医学里,神经性呕吐是一种常与心情不愉快?心理紧张?内心冲突有关的疾病,无器质性病变,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可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的想法,但由于总的进食量不减少,所以体重无明显减轻?部分病人具有癔病性人格,表现为自我中心?好表演?易受暗示等?
中医则认为,神经性呕吐,属中医“郁证”“呕吐”范畴,是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木气横逆,犯胃乘脾,导致脾胃纳运失职,腐熟功能减退,水湿痰饮内停,终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那么神经性呕吐该如何辨证治疗呢?让我们来看这一则医案?
医案介绍
(医案来源:葛志勇,男,河南濮阳人,年师承河南伤寒名家、经方实战家杨兆林先生,系统学习经方。)
患者信息:卢某,女,63岁。年7月21日就诊。
主诉:剧烈性呕吐一天。
现病史:半月前,突发剧烈性呕吐不止,住院治疗半月后症状缓解。出院三天早晨起床后又突然呕吐不止。
刻下证:剧烈呕吐,水入即吐,脸色苍白,稍头晕,无头痛,无腹胀腹痛,二便正常,下肢微肿,怕风怕冷。
辨证:《伤寒论》:“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患者剧烈呕吐,水入即吐,稍头晕,下肢微肿。病症属于典型水逆证,故运用五苓散主之。
处方如下:
猪苓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20g,桂枝6g,生姜20g,焦神曲10g,焦山楂10g
一剂小口频服。患者第一口入口即吐,在孩子的劝说下又试着服了一口,喝下去后顿时感觉心胸气爽,特别舒服,一口气把剩下的药喝完,感觉特别舒服。又吃了六剂至今未发作。
杨兆林师父简评:治病有常法,但也可以见不常见证型,辨证至关重要,中医特色不可丢,仲景早以给我们树立榜样。此患者症状典型,处方选择得当,同时服药方法值得赞赏,故而效如稃鼓。
经方的魅力就在于能执简驭繁,经方大师总是能在复杂的疾病面前临危不乱,抽丝剥茧,以辨证思维,看到本质,然后以仲景之法排兵布将而统领全局,最后简简单单几味药,便药到病除,还患者一身轻松。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便在于他善于积累,善于沉淀,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大师的一身经验便是一方中医药宝库,对于每一位想要在中医道路上走的更远的人来说,都是值得去争取的。
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方实战专家——杨兆林老师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经典,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进行解读,总结出自己的理解;并在常年的中医工作中,通过临床实战,践行自己所学所思,总结出了多种病证从辨证、经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战价值极高。
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经方师承班》,将在春暖花开的3月份邀请大家再度相聚。届时,杨老师将为大家分享中医辨证的要点,以及实战运用中的疑难问题,以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为大家归纳总结了中医辨证的实战诊疗体系,让大家更系统的学会辨证、学好经方实战。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经方师承班》将以学员经方实战能力的培养为根基,从实际问题出发,坚持一个课时解决一个实战问题的态度,强化学员们中医知识的实战应用”。
同时,除了课程上的知识学习,我们还将通过课程下跟诊、辅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强化学员们经方临证知识的实践应用,并努力为大家创造临证实战的机会,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让所有学员“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为原创作品,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