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对动物的崇拜主要体现在对"五大家"的崇拜上,这是一种对妖仙的崇拜,同样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五大家也叫"五大仙",包括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间俗称"狐黄白柳灰"(或称"灰黄狐白柳")。民间普遍认为五大家是与人类长期伴生的,属于亦妖亦仙的灵异,如果侵犯了它们,使它们受到损害,它们就能以妖术对人类进行报复,使人类受到不同程度灾难的惩罚;倘若人们敬奉它们,则会得到福佑。因此,民间许多家庭中都供奉五大家。供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的佛堂、祖先堂旁边供全神像,全神像包括九位神灵,即增福财神、福、禄、寿三星及五大家,分三排顺序排列。五大家的形象都是人像,慈眉善目,除白仙被附会为白老太太的女人形象外,其余4位都是男像,穿官服,带暖帽,颜色为灰蓝或石青等。白仙穿裙子,凤冠霞帔,十分漂亮;另一种供奉方法是在院中角落盖"仙家楼",供奉五大家牌位。仙家楼是木制的3尺多宽、2尺多高的庙宇模型。做工与真实庙宇相差无几,有房脊、溢廊等,前面还有4扇门。五大家的牌位就供在里面,而且把供品也放在仙家楼里。人们在仙家楼下做一个木托,高半尺左右,托上部与仙家楼连接处挖有一个圆孔,在托的侧面也挖一个圆孔,目的是便于五大家们享受食物供品,出入方便。
在五大家的崇拜中,民间对其中的狐仙、黄仙和白仙更为敬畏,关于他们的灵迹传说也颇多,将他们附会为胡三太爷、黄二大爷、白老太太。
五大家的信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消亡。
狐仙:(五大家仙唯一列入十大魑魅魍魉的家仙)
在中国神话中,狐狸透过修炼、高人指点或吸收日月精华或人气,能够化身成为人形,最终达至不死狐仙。
《山海经·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身。《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一说狐狸要幻化成人形需要作法,《酉阳杂俎》记载:"旧说,野狐名紫狐,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一说"狐口中媚珠,若能得之,当为天下所爱。"
狐妖多变为美女,以勾引壮丁或少女,《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十三中《张立本》一则记女子被狐狸魅惑之后的情状:"女即浓妆盛服,于闺中,如与人语笑。其去,即狂呼号泣不已。"。至于善良的妖狐,则出现在唐人传奇的《任氏传》中,狐精任氏守贞洁,持家有道,因此沈既济感叹:"异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虽今妇人有不如者矣。"。《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十三《计真》中,计真的妻子死前告诉丈夫自己是狐狸,但计真依旧爱她至死不渝。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里,作品中常叙述善良的狐仙与凡人相恋的故事。
在中国北方则有狐仙信仰,以乞求狐仙保佑食物年年不断。民间也多有狐仙下马的说法,即指七窍全开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预测凶吉,除妖灭鬼。《北梦琐言·沧渚民》载:"(狐狸)或于村落鸣,则有不祥事"。《宣室志·李揆》记李揆见白狐在庭中捣练石上,当时被认为是祥符,后来果然官至礼部侍郎。
九尾狐
主条目:九尾狐
妖狐每修行五百年,其尾巴会裂为两半,成为两条尾巴,故九尾狐可以被认为是妖狐修炼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最为知名的九尾狐是妲己。妲己原是商朝诸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被九尾狐附了身,使纣王变得残暴,最终导致商朝亡国。
日本传说中认为,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是妲己死后,九尾狐的另一个化身。
黄仙黄仙,即黄鼠狼,被民间唤作"黄二大爷",旧时在天后宫中供有其塑像。它被人崇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同狐狸一样体态颇为美丽而又性情狡黠,使人感到神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与一种精神错乱的疾病有关。这种精神错乱的疾病叫"癔病",民间俗称"状克"。人们认为一旦黄鼠狼附了体,就会发生癔病,其中以女性或精神抑郁者为多。这种病症发病时哭哭啼啼,连说带唱,诉说一些玄妙的事情或生平中的不平之事。有的人还会唱出一些美妙诗句。得癔病者发病时不识家人及亲朋,且说话语调也与好时不同。还有人说病者的皮下有滚动的小球,用针将它扎住就能置附体的黄鼠狼于死地,一般用针刺病人的人中就可治疗。而且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传说只要医生、巫师或打过黄鼠狼的人在门外一咳嗽,发作立即停止,形同正常人。这种癔病虽然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很难彻底治愈,易多次发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对黄仙的崇拜逐渐失去传承。
白仙白仙,即刺猬。大明末期开始在东北出现,现在在东北农村有些家庭也有供奉,一般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或是用木板制作的白仙的排位,有的人家也有白庙;供奉白仙一般不用做仪式,直接写上供奉即可,但是供奉所谓的保家仙不可以冷落,每逢家里吃肉蒸馒头都要上供!白仙是最常见的所谓的保家仙之一。
对白仙的崇拜,民间说法不一,大部分人将它当作进财、防病的吉祥物,民间传说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猬演化的神灵,主要是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术。旧时,天后宫中曾供奉白老太太的塑像。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柳仙(又名蛇仙或常仙)
人们对蛇仙的崇拜也来自远古,传说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蛇常常被认为是龙的化身,
因此在十二生肖中若属蛇的人,则说是属小龙。人们认为蛇有灵气,它的形体奇异,能蛰伏潜藏蜕皮变化,而且行动诡秘灵敏,法力比狐狸还要大,也能形成人形,有千里摄物的法术。由宋元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的《白蛇传》民间传说故事,将白娘子和青儿描绘成善良可爱的蛇仙。在天津的民间老会、圣会表演中常常出现蛇仙的影子。特别是在高跷表演中,一定少不了这二位蛇仙,白蛇一身素妆,青蛇一身青妆,都佩戴宝剑,模样俊俏,柔媚中带有刚毅,令人瞩目。
灰仙灰仙即老鼠,对老鼠的崇拜是因为它昼伏夜出活动于黑暗之中,令人莫测其踪迹,因而被认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还有的将其视为仓神,在民间填仓节时祭祀。另有认为鼠能预知未来,会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将其视为财神,希求它在黑暗中为主人家运来财宝。民间还把鼠的世界想象同人世间一样,创造了许多民间故事和艺术作品,其中在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及剪纸等艺术作品中都有《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等作品流传于世。
图文来自网络,旨在文化传播,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热点
北京的女人怎么称呼自己?
为何天安门升旗只升28.3米,这是作为中国人你必须清楚的事
科级在部队相当于什么级别?
曝光!全国传销黑名单!一定要收藏好
宁夏,到底有多美?
风水影响三代
“中国”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男女之间的“风水”很重要!这不是迷信
为啥农村人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小名起一个“贱名”?原因何在?
历史上宁夏银川出过什么名人?
宁夏各市县名称来历,有你的家乡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战区你了解吗?几张图片让你懂
一份高危肝脏图鉴:8件事修复你受伤的肝
中药歇后语,背了就忘不了
“洪门”的开山始祖
学武术,拜师有讲究!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哪天入秋,是早立秋吗?
词意的悄然演变!
离婚都离得这么有文化
古代木工为何不用钉子?老外至今理解不了!33种榫卯结构动态欣赏
清朝从一品到九品排列,你都知道吗?
陕西刀客传奇
中国潜规则大全(弄明白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中国书画尺寸的计算方法,收藏备用
你的钱财共五家所有,不是你自己的,是哪几家呢?
彝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人体各部位成语大全
饶平客家民俗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
河北永年各村,村名来历,来看看吧
历史上十八次较大的汉人迁移
它被称为“八大菜系之母”,曾是国宴菜,却没能入选八大菜系
关于无锡的一些冷知识,无锡本地人应该要知道
中国潜规则大全(弄明白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入伏后,千万别做这6件事,伤心伤脾又伤肺,为家人看看!
给成吉思汗、曹操等25人的颁奖词(网络整理)
中国总共有多少个县?
军队的番号与代号有什么区别?
县长、知县与县令,原来不是一个官
中医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哪里才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古人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鞋?看完脑洞大开
俗语“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何意?有道理吗
俗语说:“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中年人不妨看看
安徽的琅琊和山东的琅琊有什么关系?其实是有渊源的
夫妻为什么叫“两口子”,这个故事没听你还真不知道
中国古人的床上功夫,确实不一般!
牛街回民的称谓
国家相册
解放大上海
“上苏州”为何是“睡觉”,这句江苏俗语隐藏着六百年前的尘封往事
民间4大毒:“仰脸女人、低头汉”,还有哪两个?老祖宗智慧高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那些源自安徽的成语
重要提醒!所“野鸡大学”被曝光!山东有25所
陕西省冷知识
怎么解释河南谚语:西来的祖宗,东来的娘?
中国军衔认识一下
喝酒为什么要说“先干为敬”?其中的深意,真涨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