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医院见到这位厌食症病人时,她的体重已经恢复到斤左右,拥有较好的体型。交谈中得知她的家庭条件富裕、夫妻生活和睦,且本人有着较高的学历且成绩优异。她踏上厌食症这条路的起因很简单——对好身材的追求,可缺乏控制感的她在减肥上吃到了甜头,开始对自己“可以控制体重显著减轻”上瘾,她没有察觉,前方迎接她的并不是胜利曙光。最轻到达了33公斤两次入院的她笑着说,因为厌食症,她丢掉了原本的工作,后又寻找到一个相对轻松的职位,但是不停的摄入食物再引吐的行为使她无力集中在工作上。但值得庆幸的是,她的亲人爱人都陪伴在她身边,为她担忧和改变。“我不愿意面对他们,会逃避与他们独处。”这个女孩带着愧疚与自责,“我知道自己这样做太不对了,可我没有办法。”
不停的吃了又吐让她完全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交工作与生活。而入院后因为行为疗法和与病友“先进经验”交流,她保持了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将嚼吐转为了吃进胃里再催吐。第二次入院的她坦白,现在这样“容忍”体重这样大的增加是因为自己准备怀孕,因为闭经是进食障碍症患者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当生孩子这个目标实现后她仍会“用一些方法控制体型体重”。即使她现在的体型在正常人眼中已经是很标准了,但她对自己和他人的体型仍然存在着体验障碍。
当“厌食”成为生活方式
“感谢催吐让我3个半月(瘦了)30KG!!!总共40KG!”在社交网络的厌食交流小组,一条以惊人速度减轻体重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4个感叹号不遗余力的展示着减重成果。“我需要迅速减肥的时候会每顿吃饭就吐,之后就变成一天就吃一顿饭,后面就是3天一顿饭,然后还是会吐”。这条火了7年的帖子里,至今仍然有人在询问如何催吐减重。第二年,发帖人回复:“我现在只能吃流食,其他一概都吃不了啊,好痛苦啊!”这一次,13个感叹号加重了“痛苦”的语气。最后的一次回复,在今年炎热的七月。“求方法(鞠躬、手比爱心)”有人再次询问催吐方法,发帖人只回了四个字:“别催吐了”。
近年来,中国厌食症患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虽然没有严格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个信息统计数据显示,~年、~年、~年三个时间段中,~年门诊新增的、入院的厌食症患者数量,是~年数量的3~4倍。
“不控制体重怎么控制人生”?
在北京六院的患者中,大多数是14岁~18岁的厌食症患者,女性偏多。“
关心体重和减肥,这可能是一种视角。但细致了解整个经过,会发现很多别的事”,引起进食障碍的其他因素:比如性侵、转学、家庭问题、社交障碍……但“不管正向还是反向,确实是受文化影响的一种疾病”。
苏珊·鲍尔多在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不能承受之重》中写道:“在我的读者中,亚洲妇女是最为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群之一,即饮食和身体形象对她们那个地区的人来说不是问题;(但)我发现了大量的报告,报道饮食失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戏剧性增加。随着许多亚洲国家变得西化,被灌输高大、苗条和纤瘦的西方审美标准,一种事实上如海啸般的饮食失调已经将亚洲国家淹没”。
表现:
严重的营养不良患者可有生命危险。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在严重营养不良状态下,死亡率可高达10%。因而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治疗,应采用劝说及强迫方式使其住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时的治疗为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血钾、钠、氯,并进行监测。血浆蛋白低下时,静脉补充水解蛋白、鲜血浆等。贫血应补充铁,服叶酸,补足维生素等。由于患者长期不进食,胃肠功能极度衰弱,因此进食应从软食、少量多餐开始逐渐增加,不能急于求成;适当给予助消化药:胃酶合剂,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针炙治疗,也可用小量胰岛素促进食欲及消化功能恢复。病人的体重增加1—1.5kg/周为宜。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客观的估价。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患者,必要时可请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疗。
行为矫正是心理治疗的另一类型,主要是促进病人体重恢复,可采用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及活动量,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奖励性地给予活动自由,医院中当病人体重极低时采用。
3.药物治疗
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为抗抑郁药。病因学中认为该病可能与抑郁症有关,因此采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虑平等。安定类药物也是常用来调整病人焦虑情绪的药物。这两类药物对改善病人的抑郁焦点情绪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于治疗厌食症的药物是冬眠灵(氯丙嗪)、奋乃静等药,使用小剂量,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体形(体相障碍)等,在治疗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经性厌食症的预后研究提示,在发病约5年后,70一75%的病人恢复;而病程长于5年者预后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达5—8%,这包括由于营养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杀。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难治性神经厌食症的方法有脑深部电刺激术和毁损术,常用靶点为内囊前肢和伏隔核,手术效果尚可。
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