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指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
心理学是从哲学派生出来,心理学的全部历史就是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心理学思想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天才科学家。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在弗洛伊德所著的《癔病研究》一书中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弗洛伊德早期的朋友布鲁尔,一个非常杰出的医生,他成功地用新方法治疗癔病。
布鲁尔发现一个患有癔病的女病人在受激励表达出她的感情和情绪时,她的一些症状就暂时或者永远地消失了。这种被称为疏导法的“谈话疗法”其实就是心理咨询中的访谈法。
后来这个女病人成为德国重要的社会工作者,还办了一个周刊和几所培训研究学校。
这一发现开创了把癔病作为心理失调而不是作为器官失调来治疗是可能的。
当一个人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讲讲心里话对这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一次重塑,是有助于这个人的心理康复的。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助人心理健康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心理咨询为什么有效?
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我们早期的经历会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烙印。有的是我们自己知道的部分,有的是我们无法察知的部分。而我们无法察知的部分因为自我防御机制(如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代偿、抵消、升华、幽默和认同等。)而对现实发生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这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而心理咨询就是通过访谈法、精神分析、意向对话法、绘画疗法、沙盘游戏法、行为疗法、心理剧法等一系列方法帮助你把错误的现实呈现,帮助你看到真实的事实,并重新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童年那些让你痛苦不堪、无法接受的现实。
一旦我们真实地呈现早期的事实,一旦我们看见早期的让自己痛苦的经历或者感受,我们的心理疾病就被疗愈了。
我们的心理健康失衡的表现方式很多:情绪失控、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感受不到快乐,严重的会出现失眠、高血压、焦虑、抑郁等。
心理咨询既然有效果,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做咨询是否有效呢?
心理咨询的有效性与以下几点有关:
一、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匹配性。
当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匹配时,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经历,并能很好地运用理解的方式与来访者共情从而赢得来访者的信任。而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是未来心理咨询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二、咨询时长的设置。
咨询时长分有短程咨询和中长期咨询。
短程咨询一般设为1-3次,中长期咨询比较适合疗程咨询。
我曾经和一个咨询师交流过,她一般以五次为一个疗程。有的咨询师以6-8次为一疗程。擅长中长期咨询的咨询师一般建议14次为一个疗程。
从咨询时长的原理来说,中长期咨询的助人效果更好。但这不是由心理咨询师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来访者他希望达到的咨询目标。这个需要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商讨。
有的来访者未成年,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需要和孩子的父母交流结合孩子的想法来商定咨询时长。
三、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是咨询效果的重要保证。
如何来甄别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
首先需要了解咨询师的从业经历,从业时长与咨询个案的数量,是专职还是兼职,是否接受心理督导?
关于心理督导,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方式,很多心理咨询师都会向人展示自己接受心理督导的经历。
很多中年以上的心理咨询师因为本身的个案经验和人生阅历丰富,具有给别人进行督导的能力。所以心理咨询师是否接受督导是看心理咨询是专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必要条件。四、来访者的配合度或者咨询意愿是否强烈?
当一个来访者咨询意愿强烈时他会表现出很高的配合度,比如每次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咨询,每次认真地完成心理咨询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配合度高咨询效果也好。
来访者的配合度与他本人的咨询意愿度是基本正相关的。
五、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状态。
心理咨询需要预约是有道理的。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时良好的状态是咨询效果的重要保证。
心理咨询师咨询师自我的状态不好,在做咨询时就很容易走神,因为在一个安静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心理咨询师一丁点走神来访者也会感受得到。来访者会感受到自己不被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白颠疯能不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