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焦虑有何用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是预感到未来威胁,与惧怕不同,后者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某种特殊威胁的反应。正常人的焦虑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焦虑也可以是所有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其威胁与焦虑的程度很不相符。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未明,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

1、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2、病前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3、精神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

4、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说法,有的学者强调杏仁核和下丘脑等“情绪中枢和焦虑症的联系,边缘系统和新皮质中苯二氮蘧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也有人根据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地改善躯体的症状、缓解焦虑,支持焦虑症的“周围说”。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进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Lader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自我强化,形成焦虑症。

二、临床表现

可起病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前发病为多见。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

1、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panicattack)。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患者突然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一月可数发,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

2、慢性焦虑症,又称普遍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anxiety)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觉到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样的痛苦体验。还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在慢性焦虑症的基础上可有惊恐发作。

三、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反复出现无明确原因、对象或内容的恐惧、紧张不安等情感体验,并伴有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等躯体症状。

2、自知力完整,要求治疗。

3、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

4、病前性格特征、精神因素及家族中有类似发作者等均有助于诊断。

5、已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6、排除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脏疾病及其它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二)鉴别诊断

1、心脏疾病:惊恐发作时出现的胸痛、心悸、出汗等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查体、发作时间、诱发因素及心电图检查可以鉴别。值得注意的是二尖瓣脱垂时可伴惊恐发作。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伴发的焦虑症状,经过治疗,焦虑症状随甲状腺功能的恢复而改善。持续存在的焦虑,应考虑为慢性焦虑症。

3、癔症:癔症的情感发作易与惊恐发作相混淆,前者具有浓厚情感色彩,哭笑无常,情绪多变;后者以强烈而不能自控的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

4、抑郁症:常伴有焦虑。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兴趣索然,自我感觉不良、自我评价低,能力降低及消极观念等为主;焦虑症则以预感到未来不幸或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恐惧。

四、焦虑表现

1、惊恐发作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会突然感到危机或威胁即将来临或死亡迫在眉睫,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立即逃离的冲动;同时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常见于惊恐障碍或各种恐怖症。2、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个体预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但是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又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出现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和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此类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3、预期焦虑焦虑障碍患者预期再次面临害怕的场合或情境时出现的焦虑,例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心,社交恐惧症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的担心。4、忧虑性期待由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或会发生非现实威胁引起。例如担心子女出门会发生诸如车祸的意外。他们常常有恐慌的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其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或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称。5、临场焦虑它与执行一项任务有关,完成该项任务越没有把握,焦虑也可能越大。考试前出现的焦虑属此类。临场焦虑特别见于性功能障碍者,6、分离焦虑是儿童对父母分离的一种反应,通常出现哭叫易激怒和其他痛苦象征。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儿童试图对强加给他的改变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分离焦虑见于儿童的分离焦虑障碍。五、原因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焦虑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

-------------------------------------------------------------------------

以上文献摘自百度百科。浏览器不同、可能百度到的解释和内容也不同。不信你自己搜索焦虑,你看搜出来的是啥。胡哈哈哈哈,我想你们应该不会去搜,毕竟你们也没有我这么闲。

---------------------------------------------------------------------------

那我们就来捋一捋,从小到大让我们感到焦虑的那些事吧。

01

郭展豪说得对,我们的父母总会把望子成龙的焦虑施加在我们身上,致使我们从小就开始担忧自己成绩的好坏、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后来的00后小孩要上五花八门的补课班学习各式各样的才艺。

以前有个节目叫世界青年说,里面的外国人就很不能理解我们中国寒暑假作业的存在。放假明明就是用来玩用来放松的,为什么还要强制孩子去做他们最不愿意做的事!!!在这里我要承认我是真的不愿意写作业,你们呢?因为小时候的作业不光简单,而且翻来覆去就那么些课后题,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外语,老师总是让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去写一个成语、一篇课文、一道题、一个单词。虽说熟能生巧,但我真的不喜欢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尤其是我爸妈都睡觉了,而我还在昏暗且泛黄的灯光下趴在书桌上一遍又一遍的极其不耐烦的抄着同一个成语的时候,我很焦虑,一边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睡觉,一边想着如果现在去睡觉,不写完作业,明天到学校又会被老师罚抄几十遍呢?唉、算了,还是咬咬牙写完吧。

无忧无虑只是个成语,而我们的童年只是学过这个成语,它并没有融入我们的生活。

02

后来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焦虑也越来越多。但我的初中好像是没什么可焦虑的。三件事,一件是钱够不够花、另一件是能不能吃饱,最重要的一件是能不能考上高中。考上高中以后,焦虑多一些,但是细数不清。因为回忆起来整个高中一直都是垂死挣扎于阴郁、不安和无能为力之中。阴郁来源于自己入校的成绩本就一般,掺杂着些许自卑。不安来源于自己的碌碌无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一切还是风平浪静,成绩平平。无能为力就是无能、所以没力气,毕竟智商摆在那了,哈哈哈哈哈。

好像短暂青春的焦虑大都与学习有关,而我初中以后的学习生涯一直就是成绩平平,不好也不差,永远是中等,不过偶尔处于中上游,偶尔处于中下游。18和33这两个数字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时候每个班级大都是六七十人的样子,我初中成绩很多次都是班级第18名,so33就是我高中时候在班级的排名。

无忧无虑好像融入了我的大学时期,虽然一开始对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感到焦虑,但前三年就是一边焦虑自己会不会挂科这件事一边吃喝玩乐把自己养的很肥,第四年的焦虑重点就是找工作。找工作真的很令人上火的一件事,是喝多少菊花茶都无法祛除的火气。

参加工作以后,我们开始焦虑吃喝房租水电费以及工资的多少,还有人际关系的处理。其实最令我感到焦虑的是整天无所事事,到最后一事无成,真的验证了活到且死在了二十几岁。“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很无聊,为了讨口饭吃,混在各行各业里,假装做着一份工作。”我现在就是如此,每天下班回家就是打游戏打游戏吃饭打游戏打游戏打游戏然后睡觉,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上班也是为了对付,那些专业知识早已抛之脑后,什么职业素养也弃之不顾,除了面对老人和孩子,其他人我总是极其没耐心。不甘于此又不做改变。

每天睡前都想着以后再也不熬夜了,要早睡早起,要好好工作,端正态度,不要总是打游戏打游戏打游戏,要看书做keep,用书籍和keep代替王者荣耀。可第二天起床以后还是一如既往,下班以后仍旧死性不改。所以别在睡前做任何决定,就连痛定思痛下的决心都会随着梦醒逐渐消失。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自制力太差,对自己毫不负责任。一边羡慕着别人过得越来越好,一边焦虑着自己怎么还是如此。

焦虑都是自己给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别人都在坚持不懈地追求更好的自己,而你的不努力真的令你感到很舒适,如同温水煮青蛙。到最后,是你亲手杀死了你自己。

03

潘老师所焦虑的的中年危机和犀利主妇思文所焦虑的大龄青年体检的状况相似的如出一辙,大抵是因为年龄相仿吧。也是我们再过个十年,哦不,以我们现在的身体状况来讲,可能不用十年,中年危机就会在我们身上提前发生。第一part就是颈椎病和肩周炎,长期低头以及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握着手机坐着所导致。

我长期熬夜的这三个月以来,我的衰老开始加快,从身体状况和发肤能明显的看出我衰老的痕迹,颈椎尾椎和肩关节开始频繁疼痛,头发掉的越来越厉害,皮肤松弛且脸色难看,照片里的我和同龄人相比简直不想抬头见人,虽然美颜可以欺骗你们,可我无法自欺欺人。我的皮肤都不如科里四十几岁的护士长好,虽说人家是保养了,可女人本就该保养好自己的皮肤不是么。道理我都懂,可我仍旧抱着手机久久不肯入睡,明明没什么事也没人找我聊天,就是一直在刷各种社交软件,不愿意关机睡觉。我在分析自己的心理,我想我就是怀揣着焦虑想改变又不愿意付诸行动而靠玩手机来麻痹自己的傻子,这样显得自己并不是那么无所事事,至少还在玩手机啊。哇,你说可怕不可怕。

我们前半生拼了命的赚钱,后半生用前半生赚的钱去买本就属于我们的健康。你说你焦不焦虑!当初说赚钱去找诗和远方,现在钱没花在去寻找诗和远方的路上,却花在了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上。所以丢了什么都不能丢了健康,医院赚钱。

04

你们知道老年人最焦虑什么吗?换句话说,你知道老人最惧怕什么吗?我爷爷告诉我是:死。那年夏天爷爷脑出血还没复发,只是布鲁斯杆菌病使他浑身不舒服,乏力且双腿肿胀。医院作检查。我奶奶说腿病都多少年了,查也白查,以前查也没查出什么事儿来。我说要是觉得查了没用的话,那不想查就不查吧,没事你别怕。爷爷突然有些哽咽,带着哭腔说:“怎么不怕。”我说:“你怕啥?”爷爷声音突然变低了,说了一句:“怕死……”我当时愣住了,才想到,原来他们都老到开始在意死亡了。

现在的爷爷在奶奶的扶持下还可以走路,还能溜达,可是爷爷因为缺乏锻炼变得越来越胖,奶奶腿脚一直不好,自己都顾不过来,更不要说能照顾好他们俩个人了。他们俩也是我目前的焦虑之一,也是最严重的焦虑。而他们所焦虑的是我最惧怕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不敢想。我能做的,就是现在多爱他们一点,多回家看看他们。等遇到合适的机会,我会尽量回到他们身边工作,因为我爸妈的爸妈老了,我的爸妈也在慢慢变老了。有些事,我真的不想留遗憾。

05

人生问题的解决之道,是让这个问题消失。

我们要用行动来消除我们的焦虑感。

我们总要做些什么来填满我们枯燥乏味的生活,使生活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游戏只是娱乐,不能代替你的生活。玩游戏时有多爽快,闲下来就有多焦虑。

焦虑的时候就出去走走吧,出去散散心总比闷在屋子里的好。去看看风景,拍拍风景,修修图,发发朋友圈,这样赶走焦虑,睡一觉,第二天再继续焦虑吧,胡哈哈哈哈哈哈。

我要这焦虑到底有何用?我用这焦虑来促使我成长,可以喻为人生路上的催化剂了吧。

嗯,晚安。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以上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哈哈,我想大概没有比我还差劲的人了吧。

美猴王后i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郑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yf/18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