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仔对养猪业的危害?
1.弱仔成活率低:由于自身体质差,生命力脆弱,成活率降低,造成母猪繁殖资源与饲料资源的浪费。
2.弱仔抵抗力差,造成疫病传播:本来与猪群处于稳定状态的病原微生物,对弱仔可以呈现致病性,常成为猪场疫病流行的始动环节和导火索!
二、什么叫弱仔?
1、指母猪分娩正常,但往往部分或全部新生仔猪生活力甚弱,不吃奶或拱奶无力,不能站立或呆立、发抖,有的腹泻,体温正常或稍低,常于出生后1~3天死亡。
2、指在60日龄前出现的体重明显低于同期正常仔猪的个体。
3、相关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同期正常仔猪的个体。
三、弱仔形成的原因
弱仔可在三个时期形成,即妊娠期,分娩哺乳期,断奶保育期。
(一)、母猪妊娠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1.配种期弱仔形成的原因:药物催情配上种的猪产出弱仔多。药物导致的超数排卵,提高了卵子受精率。母猪的子宫,特别是头胎母猪子宫的容积是相对有限的,当胎儿过多时,部分胎儿的发育受到子宫容积与营养供给的制约,出现过多的弱仔。
2.妊娠前期投料过多: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若投料过多,过剩的营养会在乳腺组织中及其周围变成脂肪沉积,使乳腺发育受阻,分娩后少乳,有助于弱仔形成。
3.妊娠后期投料不足:胎儿初生重的2/3是在妊娠后1/3阶段内发育形成的,因此,第十一周后的投料量要逐步分阶段增加到3.5千克,特别是第十三周半至分娩前是胎儿增长最快的阶段,也是胎儿体能储备的关键阶段,母猪料每天的消化能不可低于14.23MJ。此期投料不足、能量不足均会使新生儿体能储备不足,弱仔数增加。
4.母猪群胎龄结构不合理:随母猪胎龄的增长,窝产仔数增加,同时弱仔、死胎也会增多;母猪泌乳能力在第六胎以后呈下降趋势。因此,母猪群必须保持合理动态的胎龄结构才能体现最大化的整体效益。当第六、第七及第八胎以上母猪比例超过24%时,第六、第七胎的母猪超过20%时,弱仔会增多。
5.母猪妊娠期感染疾病:例如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常有少数弱仔娩出。
6.母猪亚健康,母源抗体未达标:母猪母源抗体未达标,所产出的仔猪虽然个体不小,但也是事实上的弱仔。
(二)、分娩哺乳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1.滞产造成弱仔增多:
破水后半小时未见胎儿娩出,或胎儿娩出间隔超过半小时均称为滞产。滞产常造成胎儿通过硬产道时间过长,形成脐带箝闭或部分箝闭,导致胎儿供血不足,由于脑缺氧出现傻胎,即出生后定向困难,不会寻觅乳头,不会吸吮,如果不能尽快地诱导恢复吸吮行为,极易在初生重合格的仔猪中形成后天性弱仔。
2.助产不当或不及时造成弱仔:
如助产时损伤了肢蹄、眼部、口鼻均可造成生活能力下降出现弱仔;未能及时撕破衣包更是造成弱仔的常见原因。
3.有效乳腺过少:
若第一胎仔猪数少于乳头数,又未训练少数仔猪会吮两个乳头的话,那么未被吸吮的乳腺难以充分发育,造成后续胎次有效乳腺过少,乳头不够分配,如果寄养不成功,极易形成弱仔。
4.乳腺发育特别充分的大个母猪易形成弱仔:
由于大个母猪在侧卧哺乳时,上排发育良好的乳头会向上翘,不少初生仔猪够不到上排乳头,吸乳不足,形成弱仔;产床狭窄,母猪躺卧时不能充分伸展,造成下排乳头不能充分暴露,也易形成弱仔。
5.引起无乳或少乳的所有因素均会使弱仔增多,其中以产后无乳综合征、高温季节少乳的影响最明显。
6.有分娩癔病的母猪,如不能尽快纠正拒绝哺乳的行为会造成整窝的弱仔。
7.乳期管理不当可产生新的弱仔:
如未能有效防治仔猪腹泻、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教槽不到位,21~25日龄断奶日采食量达不到克的仔猪;管理粗放,造成意外伤害的仔猪;错误地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骨关节发育障碍性弱仔,应用磺胺类药物引起免疫功能不全性弱仔与贫血性弱仔,应用氟苯尼考引起免疫抑制性弱仔以及长期应用其它抗菌药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的弱仔。
8、初生仔猪护理工作不到位,例如保温不够,体能丢失,脐带血流失过多等。
(三)、保育期:形成弱仔的原因
保育期是仔猪开始适应独立自主生活的重要时段,常常可形成三种弱仔,即外观显性的弱仔、隐性弱仔与药物性的弱仔。
1、显性弱仔:这部分弱仔多由环境应激所致,如不适应固体饲料、断奶并群应激与密度过大,舍内空气质量低劣等因素。在这些应激因素作用下,猪群渐次出现外观瘦小、皮毛粗乱的显性弱仔;未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也会形成显性弱仔;圆环病毒危害的猪场,也极易形成弱仔。
2、隐性弱仔:这种弱仔外观同正常猪一样,但是抗体水平低下,是猪场内的危险群体。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受母源抗体干扰、疫苗选择有误,不能产生有效抗体;未能控制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形成免疫抑制;疫苗接种操作有误,如漏注,少注等。
3、药物性的弱仔:长期抗生素保健,导致体内五脏六腑受损,毒素蓄积,影响生长,形成弱仔;治疗过多的依赖抗生素,不重视抗病营养的补充,体脂过多消耗,形成弱仔。
(四)综合防范与管理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不同阶段饲料营养需求及时调整饲料营养水平与饲喂量;在饲料里可长期添加西尔健,以全面平衡饲料营养水平;
2、加强母猪群的管理与生产胎次结构的管理,最大提高母猪群的生产水平;
3、做好免疫和免疫调节剂与部分抗生素的合理预防,根据不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免疫计划,定期添加圆蓝伪五康和霉赛得斯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清除体内与饲料中的毒素,提高群体抗体水平;减少感染疾病及猪只亚健康;
4、加强猪舍产房的管理规程,做好母猪分娩与仔猪护理工作,减少哺乳期弱仔的发生;
5、做好母猪分娩后的管理,在胎衣排出后1-2小时投放大华生物畜牧巨献-宫炎丸1-2粒,可快速促进产后子宫粘膜修复,预防产后炎症,调整最佳生殖环境,大大降低仔猪断奶后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产弱仔等繁殖障碍性疾病;
6、在母猪妊娠第70天起到哺乳期断奶后两周,每吨饲料添加绿色、环保、多功能添加剂-多壮素2公斤,可生物性调节体内雌激素、促卵泡素、前列腺素等多种激素分泌水平,促进乳腺细胞发育,提高受胎率、健仔率和哺乳期泌乳量,有效提高仔猪均匀度和抵抗力,大大降低哺乳期弱仔猪的出现;
7、仔猪断奶后每吨饲料内添加肥宝壮1-2公斤,可功能性调节肠道吸收功能,增强免疫抵抗,减少多种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多种疾病及肠道腹泻,减少保育及育肥弱仔猪的出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