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养生白露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白露。

白露节气的到来,标志凉爽的秋季正式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节气三候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白露时节衣食住行指南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过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最好出门带一件外套。面料以纯丝、纯棉或混纺为好,防凉又止燥。还要注意腰腹部、膝关节保暖,不要“刻意”露出后背和肚脐。夜晚要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十分必要。

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随之袭来,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现。白露时节燥邪袭肺,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建议要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等益气润肺之品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白露时节,人们会比较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的症状,可多食用易吸收、有补养作用的粥品。

居住的房屋要保持充足日照,窗子尽量打开多通风,让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不要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去。此外,可以在卧室放一盆水或者打开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这对缓解秋燥有效果。天晴时,要及时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

白露过后,由于昼夜温差加大,因此,在晨雾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外出,老人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不宜在晨雾中锻炼。秋季外出旅游时,莫忘预防旅游病。秋季空气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因此在旅途中一定要注意预防传染病。例如在火车中和公交车内避免和咳嗽的乘客讲话,经常通风换气,要合理安排旅游时间,尽量避免中午时分外出。另外容易过敏的人注意花粉过敏并带些脱敏药物。

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春捂秋冻要有度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早晚温差大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因此,白露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白露节气养生粥帮你去燥健胃

沙参枸杞粥

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克,冰糖适量。

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滋阴润燥、养血明目。利于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人参百合粥

人参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益气滋阴、润肺安神。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外受风寒及发热、舌红苔黄、便结尿黄等实热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山芋粥

山芋、粳米。

山芋与粳米同煮为粥。

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杏仁、粳米。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为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菊花粥

菊花60克、梗米克。

先将菊花煎汤,再同梗米同煮成粥。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散风热、清时火、明目,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防治作用。

-END-

图片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及网络

猜你喜欢

“大美医者”梁益建:感动中国的,不只我一个人,还有他们!

罚款6万多元市卫计委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处置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hl/8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