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详情请参考百度百科,搜索词条“弹唱老丐”,自行理解。
嗯,刘立峰。
每每提起他曾经养猪的事儿,我都能下意识联想到当年在云南插队的王小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给了农场和陈清扬。刘立峰则是拿着那些年养肥的猪,换了一把破木吉他去远方。
壹
民谣。
这是除了喝酒之外,正儿八经聊起来的第一个正儿八经的话题。
起初是我说写词儿嘛,怎么着不得写一些见不得光的,不然回头看看那点愤青的念头就都是放屁了。刘立峰拿着酒看着我,他说:“你可以写书啊。”
差点儿送他几个酒瓶子。
民谣什么时候成了买不起避孕套的代名词?
从民谣被用来坑蒙拐骗换叶子的时候。
要说这话,我是绝对不会盯着老刘那双眼睛的。一张憨厚的脸上被置办上一对敏锐的眸,聚光。我害怕。我很怕一不小心就被他看见内心,对新时代民谣的排挤。
我知道我不是什么音乐的圣人,我特么连个剩人都不是。
他眼睛里有一份浓郁的纯粹,这让我慌张。
现如今的民谣歌手大部分长什么样?
都是一副社会人的架势。国宝同款的黑眼圈,不肯降落的飞行员,一边睡大街一边唯我独尊的谁也看不上。当然,除了姑娘。
老刘说我偏激。嗯,我就是偏激。
民谣。
讲真,我脑子里堆满了问号。
比如什么,什么才是民谣?民谣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作为音乐里的一个分支,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它?以及包括收听民谣的正确方式等等。
这些问题问出口的意义是什么?木有。
于是我问,你能给我唱《回忆》吗?
他沉默半晌,去拿来吉他唱了一首周云蓬。
贰
刘立峰和周云蓬素不相识。
但他们俩在我心里都留下了一个烙印。
头一次听民谣落泪不止,是因为听了周云蓬翻唱的那版《你是不是我最疼爱的人》。那时候我躺在床上半睡半醒,随手点开,入耳便让我觉得无比揪心。周云蓬好歌太多了,偏就这首唱碎了五脏庙。
另一次听哭,就是在同一个酒桌上。老刘喝至兴起,唱了那首《回忆》。原本没醉的酒,从他开口第一句就上了头。原本以为忘了的人,他一首歌就让我对过往激起愧疚。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敬往事一杯酒,万事不回头。”
别闹,直到现在我都心存感激,他在无意中用一首歌替我向过去善了后。
跟他的专辑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老刘卖唱的地方摊了一摊儿,我不唱,我只卖。
连我自己都忘了,那时候我还没听过他的歌,酒已经下肚。
阿丽去了春天里寻找属于她的那点儿骄傲,刘立峰去了未知里实现他那点儿渺小的英雄梦想。
流浪狗始终孤独的忠贞于信仰,爱着虚妄的世界。他说在大海的另一边,有颗星星不停闪阿闪,它逃到天边只为守候。
那些穷尽一生的追随和无悔,
最后都是他歌里不可或缺的词汇。
叁
百年孤独。
作为我最爱马尔克斯的一本书。老刘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发了光,那一瞬间我知道,我找到了同类。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有关这本书,
我们聊了关于人生不停轮回的冗长,聊了最后终结于羊皮卷上的真相,聊了何塞和他看似疏离冷漠的热忱。聊了我的家庭和他的父母,聊了我的人生观和他已为人父的感慨。
他的手在轻微的颤抖。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对面的他是个满心思念的孩子。
故事讲一半就够了,更多的,就听他自己说。
关于老丐的故事,都在歌里,都在酒里,都在他那双纯粹的眸子里。
这么说的原因很干脆,他的故事我写不完。
他的生活,我不想说。
平凡的如同一个路人,又在中山路这条街上混成了一个传奇。
他的思想不在我的笔下,就这样。
Q:你是音乐的什么?
A:音乐的受益者。
Q:你最爱的音乐是什么?
A:我最爱的音乐,就是那些我听起来是真的音乐。
Q:身处这一年中的大动作?
A:这一年,我想把过去走在路上的时光写一部小说或者剧本,然后把第三张专辑写完。
Q:分享一首你自己的作品?
A:流浪狗,那首歌我写得时间最长了,写了二十天。
Q: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
A:不幸来到这个世界,万幸有音乐。
刘立峰。
他在邂逅酒吧。
那个舞台中央抱着吉他的胖子,就是了。
最后的最后,我突发奇想的问他,给你三个愿望,你想做什么?
他说,陪儿子长大。
还有呢?
再一次上路。养大孩子我就做个流浪汉,那时候我媳妇也退休了,到时候可以带着她。
最后一个愿望咯~
关于吉他部落。吉他部落其实挺重要,因为可以实现以上两个愿望。虽然别的方式也可以,但这种方式更加自感纯粹,或者乌托邦一些。
邂逅酒吧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