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量喝温水
适量喝水可帮忙身体排除杂质,减轻肾脏负担。
通常建议一日喝水量以体重(公斤)×30ml来估算,如有感染发炎状况,喝水量要超过ml,而且,喝水有讲究,夏天可喝凉水,但冬天最好喝温水。方式是常常喝、慢慢喝,每一次约40~50ml。
2.运动是最好的补肾药
运动可以激发肾的活力。温和持续的运动,譬如吐纳、气功、甩手、太极、瑜伽、快走等,尤其能保持全身气血畅通。
有空可以练习拉筋、打拳,脚稳、有力,手就轻。太极拳很注重脚力的训练,好处是能够刺激到脚底的涌泉穴,这是肾经的起点,肾气自然会旺上来。
尤其用脑工作和素食的人,更应养成运动习惯,因为用脑很伤肾。
吃素则因为蔬果大多属寒凉性质,比较容易降低体内新陈代谢速率,很多人吃素之后,会变得比较安静不想动,甚至会常觉得疲倦和腰酸背痛,因而,吃素一定要配合运动来补足阳气,才能阴阳调和,达到强身效果。
3.预防感冒
经常感冒,小心肾病找上你。
反覆发作的发炎状况,如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都会让细菌入侵肾脏,恶化肾功能。
除了注意不要憋尿,如果不小心感冒了,经过服药或休息后超过10天尚未痊愈,则要注意是否出现泡沫尿或茶色尿,可能已经有肾脏病了。
4.作息固定
尽量每天作息固定,即使固定上夜班,也比经常调动好。
固定作息会让生理周期变得规律,情绪也会变得平稳,日周期稳定,月周期就会稳定。建议女性只要发现生理周期有点乱,不妨试着调整每日作息,尽量把吃饭、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固定下来,男生还没有这个‘警告’系统呢!所以女性要好好善用这个福利。
5.心平气和
情绪影响会五脏六腑运作,其中“惊恐伤肾”,恐慌、焦虑、害怕和惊吓,对肾会有负面影响。
中医养生很强调身心灵的自我修炼,认为平时就要把自己的本事锻练好,身心安定,即使碰上临时状况,譬如金融海啸,也不会惊慌失措。
6.要睡饱,冬天最好早睡晚起
睡眠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也能滋长肾气。
最晚子时(12点)前后一定要睡,不要经常熬夜,欠睡眠债是很难补回来的,而且会愈睡愈累。
至于冬天气候寒冷,建议最好早睡晚起。晚上10点就寝,早上等待日光出来再出门,低温会使血管收缩,血压骤升,尤其抵抗力弱、老人和小孩对温度较敏感,很容易感冒生病,最好等待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再出门运动。
7.定期检验
怀疑肾有问题,先做尿常规,肾功能抽血检查,检验得知肾脏的内部变化,就像到银行刷存折才会知道存款还剩多少,不要病情转坏还不知道。
8.拒绝烟与药草
严守三不──不抽烟、不乱吃中草药、不乱吃西药。抽烟的人罹患慢性肾脏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2.5倍,加速30%的肾功能退化速度。
且抽烟会抑制前列腺素,导致心血管疾病,研究已经发现抽烟和10种以上的癌症有关。
滥用西药的止痛药也会伤肾脏,专家建议如身体部位的疼痛超过10天以上,最好直接就医。
中草药一般认为副作用最小,在肾病治疗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一少部分中药对肾脏毒性还是很大的,甚至会导致肾脏病,对中药毒性的研究,已发现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总结归纳可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有雷公藤、草乌、关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士贝母、马兜铃、土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蜡梅根,木香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它矿物类(明矾)等。
选择中医药治疗,最好找有经验的肾病专科大夫。中医不仅讲究辨证论治,肾病治疗还需要专科经验,以及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科学的研究,方能趋利避害,药到病除。
此外,不要选择含有多种成分的止痛剂,研究发现,这类止痛剂最易造成肾脏毒性。且吃完止痛剂后,要记得多喝开水(约6~8杯,ml~ml)、多排尿,减少药物留在人体的时间。肾脏组织一旦伤害就无法再生,要谨慎对待它。
医院肾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