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儿预防接种知识家长须知

小儿预防接种知识家长须知YZCDC

一、预防接种的意义

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一次得过后会获终生免疫(一生再不患此病)。这是因为人在生病时,身体内对该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一种特异性免疫力,就是抗体,以后再遇到这种微生物的侵袭时,抗体就会将它消灭掉。国家为了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生物工作者把某些细菌、病毒或其毒素经过特殊处理,减低了毒性,制成了不会致病的生物制品,再接种到人体,就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不再感染某些传染病,或即使得了,症状也非常轻微,愈后良好。所以预防接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接种疫苗的种类

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一般列有11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灭活疫苗、乙脑减毒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白破二联疫苗。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肠道病毒EV71疫苗等疾病的疫苗。1、一类疫苗:国家规定纳入免疫规划、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计有11种,这11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疫苗接种的经费由政府负担;2、二类疫苗:在发达国家,预防针有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建议、作出选择。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⑴、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⑵、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⑶、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⑷、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⑸、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人群才需要接种。二类疫苗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费用由儿童家长自己承担。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三、接种前做好7种准备

1、一般在接种前,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平衡膳食,还要特别注意在接种前一个星期别让孩子感冒了。另外,在这一周里也不要给孩子用抗生素。2、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3、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4、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5、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6、在接种疫苗前应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休息,以免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7、接种前要把孩子的慢性病史、惊厥史等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适宜接种。

四、有下列情况的孩子不要接种疫苗

孩子的健康对家长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给孩子增加免疫力,防止传染病,家长们都及时去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给孩子接种。但应注意,有些情况是不宜打预防针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反应。这些情况是:1.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孩子。应该在治愈这些病之后再接种。2.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儿童。首先应查明发烧的原因,治愈后再接种。因为打预防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发烧的病情;另外,若是患传染病引起的发烧,接种疫苗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此外,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正在恢复期儿童也应缓期接种防疫针。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承受不住。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症的儿童血脑屏障作用差,也不宜接种疫苗。4.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以及有过敏体质及喘哮、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源,会给体质过敏的儿童带来危害。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五、预防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后引起过敏性哮喘,晕厥、休克等严重反应的很偶见,一般只出现局部和全身的反应。1.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在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按红晕或浸润大小分为弱反应(直径为2.5厘米以下),中反应(直径2.6~5厘米)和强反应(直径5厘米以上者或直径5厘米以下但伴有淋巴结炎者)。比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个别小儿在注射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硬块或疼痛。2.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同时可出现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和周身不适等现象。

六、接种疫苗后对宝宝的护理。

1、饮食:注意给孩子提供清淡的饮食,不要吃刺激性特别强的食物,比如辣椒、葱、姜、蒜等。海产品、鸡蛋也要尽量少吃。还有,接种疫苗以后24小时之内最好不要给孩子洗澡。2、局部的护理:有时候孩子在注射的部位会出现一大块硬硬的肿块,这是因为疫苗本身含有吸附制剂。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为了增强疫苗的免疫源性和免疫的持久性。在接种到人体以后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被组织吸收,所以在局部会起硬结。发生硬结的情况多发生在注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也就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疫苗。如果这个硬的肿块在慢慢消失,或者面积不扩大,就应该是正常的。时间的长短与孩子个体差异有关,最长的可以到两个月。出现硬结怎么办?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硬结局部做干热敷。具体方法是:先在硬结上面放一块干毛巾,然后再拿一个小的热水袋放在干毛巾上,这样就可以促进吸收。一般每天可以做两到三次,每次10到15分钟。如果这样敷了一个月以后,孩子的硬结还不太容易吸收的话,医院做理疗治疗,以促进吸收。

七、国产、进口疫苗的选择

我国预防接种的诸多疫苗常常有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为此,不少家长不知如何选择。国产、进口疫苗都安全有效,价格上的差异在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产生抗体数量的多少,保护时间的长短,副反应的大小等方面的区别。目前,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的严格检查,生产线都是按照GMP要求,由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来源:扬州疾控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bl/20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