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春风唤不回
——写在我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之际
■宣城日报记者李菡
没有一个冬天如此寒意逼人,
没有一个春天如此令人期盼。
己亥岁阑、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一场抗击疫情的大战迅速打响,一场夺取“双胜利”的大考继而开篇。
不信春风唤不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当寒意渐渐散去,春风扑面而来……
大战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远去
1月24日,我市发现第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市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启动疫情防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我市率先启动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等体温监测工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严防疫情在我市扩散蔓延。
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随即发布1号通告,取消全市一切群体性集会活动。
这一天,我市启动对高速路出入口的体温检测,对近两周内有武汉旅居史的发热患者进行留观转诊。同时,全面开展武汉回宣人员信息摸排,并实行网格化包保管理。
疫情期间,由交警、交通、医院、高速四部门抽调的人员在我市各高速路口24小时值班。
1月26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书记陶方启强调,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生产生活,按下暂停键;抗疫阻击,吹响集结号。宣城战“疫”,急管繁弦,严阵以待,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市委、市政府应战有方。
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陶方启、市长孔晓宏坚持日调度、日会商,每天上午现场督导检查,下午5时在指挥部召开会商会。一个带有“宣城特色”的战“疫”方略全面部署——“五个强化、打好五战”:强化指挥调度,全力打好防控阻击战;强化严防死守,全力打好管控阵地战;强化医疗力量,全力打好救治攻关战;强化社会稳定,全力打好稳控主动战;强化统筹兼顾,全力打好发展总体战。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
我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工作体系、包保责任体系,成立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包保7个县市区的督导组。市领导赶赴前线、下沉基层,陶方启、医院、社区、企业、道路卡口、疾控中心、超市菜场……指导调研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足迹遍布全市各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业峰、市政协主席张平等几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实地指导督查……
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
不漏一人的全方位排查展开了——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涉及我市的1.5万余名湖北和武汉人员信息,逐一核查、落地见人。
不留盲点的全天候监测开始了——全市在车站和交通路口设置46个检测点,对通行车辆逢车必查、逢人必测。全市个社区(村)全面实行网格化管控,2月8日起,对所有住宅小区、村庄、单位等实施封闭式管理。
小区封闭期间,工作人员给进出业主测量体温。
不留死角的全覆盖包保建立了——设立包保到村组、小区工作组个,其中55个市直单位进驻市区32个社区。市区个路段长单位包保个路段,每天约名志愿者在街面路段不间断巡查。
没有空白的全领域管控实施了——个活禽交易市场全部关停;全市范围内大型集会活动全部取消,营业性演出、景区景点等全部停业;对全市家各类旅馆、酒店、民宿开展不间断排查……
见事早、行动快,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紧锣密鼓,扎实有效。
2月15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首场网络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书记陶方启在宣城分会场通过网络视频作“宣城市疫情防控工作”主题发布,向全省介绍我市“五个强化、打好五战”的做法。
2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组在我市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宣城市应对疫情反应迅速,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联防联控众志成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确诊病例6例,全省最少;每万人口感染率0.02,全省最低。2月27日,宣城全域列入“低风险地区”。
经精心救治,2月2日14时50分,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3月5日,6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先后出院,实现清零。抗疫大战,宣城初战告捷,令人瞩目。
盘点战役,战果来之不易;回望征途,足迹历历在目。
——在这场战役中,医疗战线不辱使命,“逆行者”奋勇前行。
名专家组成市、县两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和中医药专家组,名医护人员投入战斗。1月27日以来,我市先后组建六批次医疗队支援湖北,共计87名医护人员参加“武汉保卫战”。
全市统筹医疗资源,医院8家。1月26日,征用市区医院,48小时内医院,作为市区发热病人集中收治、隔离场所。我市出台加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20条措施,切实做到精准诊疗、规范救治。
1月28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下达保障供应紧急通知,协调市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扩大产能,集中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我市还千方百计筹措防控物资,保障市民一次性口罩供应。2月1日起,市民每天下午5:00可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口罩。
——在这场战役中,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先锋在前,成为担当使命的主力军。
市委发出号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在防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个,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个,派驻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个。
“我是党员,我上!”在最危险的地方,在最关键的时刻,共产党员顶上去、冲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2月21日,市委对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53个基层党组织和49名党员予以通报表扬。
宣城经开区飞彩街道莲西社区党委书记郭彬因长期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劳累过度,导致脑部血管破裂昏迷,经过全力抢救,脱离危险。3月10日,市委决定授予郭彬“宣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这场战役中,万宣城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
市人大常委会发出《公开信》,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彰显代表担当、展现代表风采;市政协发出《倡议书》,倡议政协委员聚力同心、抗击疫情;市纪委监委就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发出通知;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施办法》;市委宣传部构建“报台网微端屏”立体宣传模式,凝聚正能量;市卫健委组建市级心理援助医疗队、心理援助热线队伍,向公众公布心理援助24小时服务热线……
疾控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扶贫工作队长、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志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最美战“疫”人的身影,令人难忘。父子兵、夫妻档、祖孙三代、“她”力量、90后……不同的职业,践行着同样的使命与责任,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榜样形象,催人奋进。
——在这场战役中,宛陵大地,守望相助,爱心涌动。
2月28日,陶方启、孔晓宏等市领导带头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市红十字会向社会发布接收捐赠公告,建立“你也是抗疫英雄”
春风又绿江南岸。
2月23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新部署。省委明确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号召,2月24日,市委立即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要求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夺”回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夺取“双胜利”,是春天的动员令,是一场必须交出合格答卷的大考。
宣城,第一时间按下重启键!
春风化雨,一项项决策部署铺开——
早在2月4日,我市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有关政策事宜。2月8日,市长孔晓宏主持会议听取宣城经开区企业开复工工作情况汇报。2月13日,市委书记陶方启主持召开企业复工复产座谈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全有序统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期间,陶方启、孔晓宏等市领导多次走访企业、走进车间、深入工地,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月份以来,全市组织9个工作组开展3轮大规模的企业走访活动,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派驻驻企联络员多名。
春风送暖,一个个助力政策出炉——
市政府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一条政策意见》,专门制定稳就业十六条政策举措,构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6+N”政策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宣城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宣城市工业企业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南》,向企业送去《宣城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明白卡》。
市委组织部出台党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指导意见;市人社局制订“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十条举措”,招聘在网上、送岗到点上,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方案,针对畜禽屠宰、饲料加工类企业列出10项具体要求;市公安局出台《公安机关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十条工作措施》……
润物无声,一条条援企措施落地——
我市实施“五员”帮扶工程,发挥驻企联络员、防疫指导员、安全监管员、人社服务专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五员”作用,全力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选择全市工业企业强和24户困难企业,建立“企业+县级领导+五员”联系帮扶制度。
市交通运输局开发“来宣企业复工人员信息登记申请查验系统”,为通过公路方式来宣企业复工人员打通快捷通道;市金融部门加大信贷保障,加快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2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05亿元,同比多增63.78亿元;市税务部门主动优化办税缴费服务,预计全年因疫情影响和支持复工复产减免各类税费8.3亿元……
不负春光,各地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市经开区推出“三个第一”,第一时间让“宣十一条”惠企政策落地,第一力度推出金融扶持“干货”,第一诚意构建银政企合作机制;宣州区突出“七抓”,抓复产准备、抓上门核查、抓安全防控、抓要素保障、抓指导帮扶、抓工作衔接、抓宣传发动;郎溪县明确“”帮扶措施,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倾斜政策要素,实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