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由焦在所开发、编订,旨在弘扬中医,服务于老百姓身体健康。内容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再现,而是通过艰苦努力,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转化而成。
化痰止咳平喘药
expectorants,antitussivesanddrugsforrelievingdyspnea
以祛痰、消痰、制止和减轻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本类药物一般分为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在化痰药中,药性辛温而燥者,多有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药性甘苦微寒者,多有清化热痰、润燥化痰的作用。止咳平喘药中,由于药性味的不同,分别具有宣肺、降肺、泻肺、清肺、润肺、敛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散结消肿、熄风定惊、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等作用。
分类和适应证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和止咳平喘药三类(见表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①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喘咳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关节酸痛,痰核流注,瘰疬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中风痰迷,癫痫惊狂等证。常用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筹。②清化热痰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痰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痰火上扰的心烦不安,痰迷心窍的中风,癫狂,或痰火凝结,瘿瘤瘰疬痰核等证。常用药有桔梗、白前、前胡、瓜蒌、浙贝母、川贝母、天竹黄、竹茹、竹沥、海浮石、海蛤壳、瓦楞子、海藻、昆布、胆星、黄药子、礞石、胖大海、猪胆汁、蔊菜、罗汉果、木蝴蝶、冬瓜子等。③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失宣降、痰壅气逆的咳喘证。常用的药物有杏仁、紫苏子、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矮地茶、鼠曲草、洋金花、钟乳石、百部、紫菀、款冬花、银杏等。此外,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痰热急惊、湿热、水肿、肠燥便秘等证。
配伍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时,须根据不同的病情适当配伍。如因外感者,当配解表药;如因里热者,当配清热药;如兼里寒者,当配温里药;虚劳咳喘者,当配补益药;癫痫惊狂者,当配安神、平肝、开窍药;中风痰迷者,当配开窍醒神药和熄风药;瘿瘤瘰疬者,又当配软坚散结之品。
用药注意咳嗽兼有咳血者,不宜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化痰药,以防加重咳血;对麻疹初起的咳嗽,不要急于止咳,尤其不要用温燥性或收涩性的止咳药,以免助热或影响麻疹透发。
观代研究研究资料表明,本类药部分服后可增加支气管的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而有祛痰作用。某些化痰散结药含碘可用于缺碘的病症。止咳平喘药大多有镇咳作用,部分药物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有平喘作用。有的尚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被广泛用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多种肺部疾患以及甲状腺肿大、中风昏迷、半身不遂、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文:张春荣表:华海清)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浙贝母不列入此表,见专条)
类别
药名
来源、性能、功用主治、主要成分、用法用量、备注
温化寒痰药
半夏
(野芋头、地茨茹)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的块茎。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痹散结,主治咳喘痰多,胸脘痞满,恶心呕吐,反胃呃逆,痰厥头痛,眩晕,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含挥发油、L-麻黄碱、胆碱、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原儿茶酸等。
煎服,5~10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酒调敷。
反乌头。
天南星
(南星、虎掌)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orubercens、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或东北天南星A.amurense的块茎。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痞,散结消肿。主治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天南星块茎含三萜皂甙,苯甲酸,氨基酸及D-甘露醇;东北天南星块茎含皂甙及苛辣性毒素。
煎服,5~10克。
孕妇慎用。生品一般不作内服。
白附子
(禹白附)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tganteum的块茎。
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虚,解毒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喎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块茎含粘液质、草酸钙、蔗糖、皂甙、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
煎服,3~5克。
孕妇忌用。生品一般不作内服。
白芥子
(辣菜子)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Brassicaalba的成熟种子。
辛、温。归肺经。
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寒痰咳喘,胸满胁痛,肢体痹痛麻木,阴疽流注,肿毒。
主含白芥子甙,尚合芥子酶、芥子碱、脂肪油、蛋白质和粘液质。
煎服,3~10克。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
皂荚
(皂角)
豆科植物皂荚树Gleditsiasinensis的果实.
辛、温,有小毒。归肺、肝、大肠经。
祛痰止咳,开窍启闭,消肿,杀虫。主治顽痰咳喘,喉痹痰阻,中风,癫痫,食滞,便秘及痈肿,癣疥。
含数种皂甙、鞣质、谷甾醇等。
煎服,1.5~5克;研粉服,每次0.6~1.5克。外用研末吹口鼻取嚏,或研末调涂。
内服剂量过大可引起呕吐、腹泻。孕妇及吐血咯血患者禁用。
白前
(嗽药)
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的根茎及根。
辛、甘、微温。归肺经。
降气祛痰止咳。主治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含三萜皂甙、海罂粟甙元A、B,海罂粟甙A及海罂粟甙元C-黄花夹竹桃单糖甙等。
煎服,3~10克。
旋覆花
(金钱花、金钱菊、金沸花)
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的头状花序。
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治咳喘、痰多水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花含蒲公英甾醇、黄酮等。
煎服,3~10克,包煎。
桔梗
(苦桔梗)
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的根。
苦、辛,微温。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主治咳嗽痰多,胸闷不舒,咽痛,音哑,肺痛吐脓,痈疡脓成不溃。
含多种桔梗皂甙,远志皂甙相称为前胡皂甙元的次级甙,其中主要为桔梗皂甙D,另含桔梗聚果糖、白桦脂醇、α-菠菜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煎服,3~10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