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癔症的静修方法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临床表现为多种精神或躯体症状,但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和器质性基础,常突然发作,迅速终止,暗示治疗有效。该症是在素质因素基础上,受到心理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常为前次发症的诱因。亦可通过暗示和自我暗示发病。这类病人的性格特征可概括为:高度情感型、高度暗示或自我暗示型、自我中心和幻想丰富型。性格特征明显者,轻微的精神创伤即能诱发;无明显性格特征的,在强烈的精神作用下,也可出现短时的癔症反应。各种躯体疾病能削弱精神系统的功能,为发病提供自我暗示的基础。该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气功具有调整神经机能和施加暗示的作用。因此练功,对抑制癔症的发作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可采用:
1、自我诱导法:
练功者宜在空气清新、温度宜人、幽静、安适的环境中练功。等到身安气和后,想象自己由头、颈、躯干及四肢逐步放松,心身随之也一起虚静下来。这样连续重复做数遍。
练功者可因病情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自我诱导。如:有高血压的患者,可意想有绵绵细雨缓缓降于躯体,雨水从头往下经躯干流向四肢末端,如此可降低血压,减轻或者消除头重脚轻的症状;肢体麻木的患者,可以采用以意领体内真气沿麻木的肢体随吸气而下行,以达疏通经络、治疗肢体麻木的效果;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也可以以此类推。
2、他人诱导法:
即气功医师用言语或捋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诱导。如:气功医师可在患者身边念诵做功程序,如“练功开始了,头、颈、躯干、上肢、下肢放松,呼吸逐渐加深,实现气贯丹田”等等,反复念诵几遍。如此能较迅速地使患者放松,达到入静的目的。
患者呼吸不能舒畅进行的,指导者可用佛手回春式由其中丹田到小腹随吸气下行导气,以引导真气下行。这样有助于气贯丹田的实现,也有利于调整气息。当患者需将气运行到下肢时,指导者可用佛手回春式由大腿到小腿导气。本法也对治疗由于意念较强引起的头重、头晕的,有较明显的效果。当患者不易意守丹田时,指导者可将双手搓热后置于患者小腹。也便于患者将意念集中于此。
3、声音诱导法:
练功时选择优雅动听的音乐或节奏单调的音乐,借此诱导意念集中,达到入静的目的。调身时多用仰卧或侧卧式,调息时多用自然呼吸,调神时全身要最大限度地放松,使整个躯体处于虚静状态。要心意相依,自然入静,逐渐达到内催眠状态,并适时加以催眠诱导,使患者进入状态。每次练30~50分钟,每天做3~4次。
除上述气功调理方法外,还要注意自我调摄工作。
一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受刺激;
二是生活力求规律;
三是保证睡眠;
四是要有坚信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