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女士,40岁,上夜班后出现四肢无力,需要他人搀扶。
患者入院后紧急查体: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四肢肌力只有三级;感觉系统正常;共济运动,上下肢均较差;病理征正常,腱反射四肢均减低。全身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医生反复询问患者是否有精神紧张或者生气史,患者否认。血钾、肌酶检查结果都没问题,肌电图要第二天才能做。
第二天一早主任查房,见到患者的表现笑了。患者反复诉说四肢瘫痪了,体征和第一天一样。主任说给她一粒阿普唑仑片。服药半小时后,患者可以下床行走了。主任一句话揭开谜底:这是典型的癔症。
癔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癔症的普通人群患病率为3.55‰,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该病发病率较高。癔症患者是疾病的模仿大师,其临床表现可能涉及各种症状。
癔症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以分离症状表现为主的癔症患者常医院医院的专科门诊,因而以此类症状表现为主的癔症患者较少被误诊;以转换症状表现为主的癔症患者因表现出不同的躯体及神经症状,常医院的相关普通临床科室,常被误诊为内科疾病。
2
3
癔证非常容易误诊
癔症可能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症状可以保护患者的心理不发生崩溃,但又会导致新的症状,给疾病的正确诊断造成很大障碍。
此外,由于癔症患者对自身症状的成因认识不足,而医院的普通临床科室。目前,医院的临床科室分科趋于细化,导致临床医生对癔症认识不足,很容易造成对癔症病例的误诊。
对癔症病例的误诊,不但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癔症误诊病种与危害
对癔症病例的误诊,不但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癫痫是癔症患者最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其原因是:陪同就诊的家属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导致病史提供偏差;接诊医生对患者的观察及病史收集欠仔细,神经系统和精神科检查欠全面;过分依赖ECG(心电图)结果。
发生在眼科的癔症误诊病例多为儿童及青少年,总体上未成年人的癔症误诊病例明显多于成年人。癔症误诊病例的性别构成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这与女性的癔症发病率高于男性有关。
4
5
癔证误诊内外眼科常见
在所有的癔症误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患者以转换症状表现为主,常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运动、感觉及意识异常,常使患者首诊于神经内科或者由其他科室转至神经内科就诊。癔症患者集中就诊于神经内科,从而增加了癔症误诊在神经内科的发生率。
外科的癔症误诊病例相对集中在创伤(颅脑)外科,原因是:此类患者多具有癔症性人格基础,其心理的创伤体验远严重于躯体的创伤感受,在接受应激或创伤暗示后更容易发生癔症;而外科医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常会造成误诊。
眼科的癔症误诊病例主要集中在表现为视力异常的儿童及青少年。原因是:此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学习、考试、升学压力及社会角色转换,由于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在面对未能承受的各种压力、困难及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癔症。
癔症误诊的原因
成年人的癔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成年人,造成非专科医生对未成年人癔症的认识不足。
儿童癔症以学龄儿童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发作具有高度暗示性,症状常使人感到较严重,但精神症状较成年人简单。
未成年人的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较成年人差,对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的合作性不如成年人,给接诊医生对病情的认识及准确的判断造成很大的障碍。
6
临床接诊应当注意
综合上述分析结论,为了最医院的癔症误诊病例,医院中癔症误诊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儿科、神经内科、外科及眼科工作的临床医生应该注意:
1.提高对癔症的认识,在专注于本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2.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避免先入为主的思考、诊断模式;
3.在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中,善于发现与初步疾病诊断不相称的病史、症状及体征。
7
河南杏林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