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家教授成才之路四精研歧黄,

编者按:贾成文教授的主要科研方向是刺灸法机理及临床研究和针灸对心脑血管病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贾成文教授的科研成果进行部分总结和呈现。通过这些学术成果,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位精研岐黄、追求创新、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学者形象,从字里行间涌现。

从事医疗临床和教学工作近三十年,贾成文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擅长于传统的针刺手法、灸法及头针、耳针等新疗法,善治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中风偏瘫、老年性痴呆症、神经衰弱、癫痫、癔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胃痛、急慢性肠炎、急慢性气管炎、哮喘、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经闭、小儿遗尿、消化不良、惊风、牙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疾病。

贾成文教授为俄罗斯患者娜塔萨诊脉

1癫痫治疗

在癫痫治疗方面,贾成文教授采用的是针药并举,协同作用的方法。他常说:针者不可不精于药,舍此则欲上层楼难矣。针刺治疗癫痫的有效穴位有限,必须针对病因、兼症辅以方药,以保护有效穴位的有效性,并促进针刺治疗作用。根据辨证分型、治疗阶段选用不同方药,针方不变或少变,既保证了主症的治疗,又兼顾了症型的不同、病情的变化。在治疗癫痫的方案上,针灸处方时头部神经反射区与体针相结合运用,形成了「针药并举、灵活化裁、多法协同」的独特治痫方案。

贾成文教授治痫经验效穴长强、腰奇,发作期配后溪、申脉;间歇期配合风池、神门、间使、鸠尾,施提插泻法。头针选用制癫区(双)、顶中线、额旁一线(双)、顶颞前斜线(双)、四神聪。每次选用一组体穴与头针配伍,交替使用。制癫区、额旁一线属足太阳经,足太阳脉主筋所生病,癫疾,临床实践也证实此二穴具宁心益智、安神解痉作用;顶中线可醒脑开窍、镇惊熄风,额中线祛风醒脑;四神聪恢复脑功能;而顶颞前斜线为中央前回的体表投影,对脑源性运动异常有显著治疗效果。

患者赠予贾成文教授的牌匾

头针与体针的结合使用,对控制癫痫发作,巩固远期疗效,效果满意。而中药则根据患者应诊时体质情况拟定,以求其本。如痰浊壅盛、风邪内动者选用定痫丸加减,脾胃虚弱者以六君子汤顾护后天之本,女性患者久病血虚,则用归脾汤养血柔肝,使正气足以抗邪。

2三叉神经痛诊疗

三叉神经痛诊治方面,贾成文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顽固而痛苦的疼痛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贾成文教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作了概括,认为其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半数以上出现扳机点;单侧多见;第二、第三支发生率最高。对于本病的治疗,贾成文教授提出局部取穴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其经验如下:第一支痛取穴鱼腰;第二支痛取穴四白;第三支痛穴取下关,此为局部取穴,同时可配伍使用合谷、内庭。经辨证,如属外感风寒引起的取穴外关、风池;肝胃火盛型取穴内庭、蠡沟、大陵;阴虚火旺型取穴照海、太溪。任何轻微的刺激都有可能诱发疼痛,贾成文教授强调应尽量较少刺激,采取无痛进针法。

3中风诊疗

在中风的诊疗方面,贾成文教授认为,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组具有很高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疾病。患者会残留某些大脑功能障碍,包括认识与知觉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心理或情感障碍等,以及最常见的是运动障碍偏瘫。时机的选择是影响中风病针灸疗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降低中风患者的病残率,减轻中风患者的致残度有重要的意义。贾成文教授认为,只要把握好生命指征的监控,中风针刺疗效急性期优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恢复期优于后遗症期。贾成文教授针刺治疗中风分早期和中后期。

早期:应用的头部「刺激区」或「穴区」,多选用「焦氏头针」作为定位,现代解剖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来划分其刺激区。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不同选用不同的刺激区,目的在于尽早恢复脑的功能。

中后期:此期治疗主用电针头针,兼用体针。上肢屈肌痉挛以外侧(伸肌)肩骨禺、臂、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为主,其医理符合兴奋抑制肌,抑制兴奋肌的「交互抑制」法则,中医所谓「从阳引阴」(经络而言)和「从阴引阳」(功能而言)。

脑卒中原始动作是以肢体肌力强大、人体动作习惯者为痉挛动作表现,在下肢如腰髋屈、膝部伸、踝部跖屈。针刺穴位应回避痉挛肌部位的穴位刺激,如髀关、伏兔、承山等。而相对应的肾俞、关元俞、环跳、秩边、承扶、殷门、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为可取之穴。

4疼痛类疾病的诊疗

贾成文教授对于疼痛类的疾病,根据腕踝针的分区及主治来进行治疗。他认为腕踝针治疗痛证较之其他方法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疗效佳,患者易接受。在临床上他强调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深浅适度,如患者感觉疼痛明显。说明针刺过浅,患者感觉有酸、麻、胀感,则说明针刺过深,此时应将针退至皮下,适当调整针刺方向和角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贾成文教授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上

腕踝针是指在人体腕部、踝部六个特定的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经络系统十二皮部的进一步应用。十二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所以十二经病证可采取相应的皮部进行治疗。腕踝针能治疗相应脏腑、组织器官和皮肤的病证。

现代研究表明,腕踝针的镇痛作用机理不同于体针。其包含着传统的将伤害刺激上传至中枢的神经——体液反射。其独特之处在于体针进入皮下后在针刺部位产生的机械波与化学波由刚开始的独立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循经运行至病灶处,相互协同振荡使病灶局部的离子通导率(钾、钙离子)迅速增加,缓解局部的肌肉痉挛,迅速改善病灶组织的缺血情况,从而达到明显的止痛效果。

5局限性病证的诊疗

贾成文教授治疗局限性病症,如急性运动损伤痛症,多用腕踝针并运动针法,即在腕踝针的基础上嘱患者活动疼痛肢体,疗效明显,止痛迅速;于虚、寒性病症,则选用温针灸并烧山火的方法,运意针下,针神合一,先针以温补,次温针灸留针,患者自述针下温热,症状改善;脑源性、疑难杂症则多用头针,老年痴呆症,癫痫,截瘫,中风,听力障碍等等临床有效验例;癔症引起的行动障碍尿潴留,则以心理疏导,心理教育为主,施以安慰针法,在治疗中注重患者心理调节,事半功倍;此外,贾成文教授在针法运用上也特别注意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合理选用头针、体针、眼针、耳针、水针、火针、电针等等。贾成文教授经验丰富,临床施治效果良好,临证时除了选穴精简、手法熟练外,更注重经典的学习和运用。他认为,针灸典籍文献是古代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很值得针灸医生学习研究。对于古典医籍中提到的理论.应注意联系实践,并且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贾成文教授本着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将病不同法、法不同针的理念深入的贯彻于每一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治愈了大量临床病例深得患者赞誉。

(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郭泉泉

顾问:王强虎

责任编辑:郅梦杰

投稿-、-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针灸学家贾成文教授成才之路(一)——立志中医,发愤图强

?针灸学家贾成文教授成才之路(二)——博览群书,重视实践

?针灸学家贾成文教授成才之路(三)——治学有方,硕果累累

赞赏

长按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yx/15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