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应用两例:所谓癔病
曾字
案一:
患者:覃某。女。58。务农,贩菜为生。
主诉:心慌心悸,每日拂晓前不敢前往菜地收菜,有强烈恐惧感,手易颤抖,逢人群公众则怵。纳差便秘。闻尖锐声心痛。喜噩梦。独自骑车脑晃头晕。走路两脚发虚。逐渐闭塞于外。家人未有理解,认为其无事找事,经外院检查认定其属癔病,精神分裂,开处精神类药物。服后身体渐赢弱,胃有逆反。体瘦面黄。足少阳起端部青筋,手指干瘪。
查诊:双部弦数沉细,舌红苔黄白夹杂,根厚。眼无神。其原穴神门处塌陷。发疏。
思路:综其见症,概为胆郁痰扰证。适宜理气化痰,清疏胆气兼和中脾,间杂之症而和法为上。适方:温胆汤加味。
一诊:与方如下。
制半夏10麸炒枳实15阴干陈皮20南竹茹30茯神30
炙甘草6白芥子20莱菔子20丹参30柏子仁20神曲20
(每付自加红枣3枚)
×7付
用药思路,于温胆汤方中入白芥子与莱菔子。取思路三子养心,因其苔厚腻,去苏子不用。且莱菔子助益和胃,神曲同谋,共协辅通腑道。丹参30善补气血,又不温辛燥阴,平和起升。柏子仁助心,同益胆气。胆本喜谧恶扰。用方以和为上,另有加味亦以此为基本。
患馈:七付后,心悸明显减少,闻锐声较前定心,食口与便秘改善。独自骑行三轮,仍有虚晃感。手有颤抖。
二诊:与方如下:
生黄芪15党参12制半夏10麸炒枳实15阴干陈皮20
南竹茹30茯神30炙甘草6白芥子20莱菔子20丹参30
石决明15五味子12神曲20
×5付
用药思路:入芪参,目的为提升,黄芪15,阴阳中求益升。一诊为何不入?用药思路为先温和上下,再行补益。且此方有消导搭配,补益更甚。另入石决明,五味子,在于肝虚血弱,兼潜阳平肝。消导必入,一者辅升提药物之功,二者抑平肝药物之性味不致嗳胃。
患馈:诸症基本消失。求身体壮实之法。
故另再入药:
生黄芪15党参12当归12女贞子20
旱莲草20炙甘草6白术10茯苓20神曲20
麦谷芽20陈皮20内金20远志10
×7付
用药思路:补中益气配二至。中正之法需兼滋肝肾,滋不可腻,和胃消导佐调,且可和旱莲
之甘酸性凉。
馈反:气力有加。每日拂晓即前往菜园摘菜,日常平和。
案二:
患者:梁某。女。51。务农为生。
主诉:日日夜夜见鬼。终日觉有鬼跟随在左右。白日见鬼胆惊心跳,夜卧则见死去祖宗紧紧追杀。平素气力销弱,懒言少动。食无味,多思虑,畏出门,好睡觉,却难寐。手脚潮热。
查诊:此例察眼有神,巩膜透亮,虽病缠身,却有生机之象。中指查无脉动,不以实邪外击论。询其起因,自言向来性格忧沉,一日路过山涧,狂风雷电大作,遂而受惊。归后外感,病榻多日,身体大虚,继而见鬼。问其夫如何,答,情甚笃。问其子女如何,答,甚孝。回言,夫敬子孝,忧何?答,不知忧何,只是心乱,问可治否。答,可治。问,世间有鬼否。答,我亦不知,莫多想,有就有,鬼也不会无关惊搅生人,人鬼本各殊,亦如生人也无事不扰鬼。亦非心中有鬼,则见鬼,惟气血之故。病人答,不知道气血,我答,信则尽心治,不治则可去求巫童。答,治。问其,现在四周可有鬼否,说没有,我答,这里有鬼,你也不必来了。脉浮数,深查不见。口干苦,舌殷红,苔黄厚。牙痕边。
思路:妄见不净,正气虚邪气犯。另虚而痰中,气虚而后中痰,此证从痰。另需兼察见症,此例未见狂乱,只有虚弱,以虚症论之。若有狂乱谵语颠走,则论实,治法另议。凡遇百合情志,定需重视阳明,阳明之热若深热益深,则起狂乱,则殃及心包,促起热厥神明迷失。则需入补心之味。此例从虚,以血痰论治,养血安神,补味中宫。
一诊用药:取温胆方,作加味:
制半夏10麸炒枳实15阴干陈皮20南竹茹30
茯神30炙甘草6丹参30白术9当归12
川芎12白芍30赤芍20黄连3白芥子20
×5付
用药思路:实为温胆与八珍之合。一和二补。入黄连,清养胃机,更提效温胆原方。白芥子与温胆并用,辅化痰之功。去人参不用,觉不必用之。去熟地不入,实为嫌嗳胃之患。赤白芍同用,补血敛阴柔肝,肝主惊,和胆之外,另需柔其肝,以得中正。
患馈:出门乘车候车时亦感有鬼出,恍惚即现,细看不明。入药两付后,夜卧噩梦不现。四付毕,白日不见鬼。坚持服完五付。复诊时,精神较佳。再求药固摄。
二诊用药:一诊组方去黄连、白芥子。入青蒿30。理:兼去虚热。四付。
患馈:鬼不再见。手脚潮热感消退。祝福其吉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