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募穴讲义之天枢大肠肺中府,小肠关

1.天枢大肠

天枢在肚脐旁边两寸,也就是前正中线和乳头连线的中点线上与肚脐平的那一点。在肚脐眼两边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募穴的分布都在胸腹部,而且大体位置和脏腑所在的部位相对应。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不论病生在内,或外邪侵犯,都可以在相应的募穴上有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反应来诊断和自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天枢穴所在的位置从解剖上来讲,刚好对应的是肠道,所以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还有拉肚子(痢疾),相信大家都知道拉肚子的烦恼,每天要跑无数次厕所,整个人的精神全受影响。但是指压按揉天枢穴会有很好的疗效,力量稍微大一点,按在穴位上并轻轻地旋转,还可以加上艾灸,艾灸天枢可以化湿,两者合用的话功效会更明显。

2.肺中府

            

肺中府:"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

中府是肺经的募穴.同时也是与足太阴脾经交会穴.内经:手足太阴之会.故具有健脾补气之功效。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冬天老支气管炎又要哮喘了,按摩锁骨下方可以预防哮喘。

 锁骨下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和云门穴。云门穴位于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当双手叉腰时,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穴。云门穴的主要作用是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能肃降肺气,清肺理气,泻四肢热,治疗咳嗽,气喘,胸痛。云门穴下一寸便是中府穴,中府穴为肺经募穴,其功能是募集其他脏腑传来的气血物质再输送给肺经,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等。

  每天早起后、晚睡前,端坐,以大拇指或食指分别按摩中府穴、云门穴各10分钟左右,然后再由中府穴向上直推至云门穴10分钟,力度以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宜,每天2—3次,坚持规律按摩,方可收到效果。

3.小肠关元

            

小肠关元: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耻骨联合上2寸处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过去也叫玄关。它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关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所以叫"关元",是我们固气保健的要穴。通过对这个穴进行艾灸,能使人的元气源源不绝,所以,关元既是长寿穴,又是"性福"穴。我们用这个穴的时候,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手按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你在享受"性福"的同时健康长寿。

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这个穴位,认为这就是练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将之称为丹田。这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关元穴就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艾灸关元穴对培补元气功效卓越,当你元气充盈时,相当于激活了你的自愈程序,元气就会主动寻找你的病灶,出现元气在体内通窜而攻伐病灶的现象。这时有些症状好像有病情加重的感觉,你不用害怕,这其实就是养生家所说的气攻病灶现象,是人体的自愈系统在发生作用,只要坚持数日,不久健康又会回到你身边。所以艾灸关元穴还能治疗某些难症、恶症,如胃溃疡、溃疡性结肠、胃癌、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等。病是邪气,元气是正气。邪不压正这个成语就是说:只要正气充盈,病邪之气就会很快逃之夭夭。

此外,睡前将双手搓热,用手掌的劳宫对准关元,意守此处,慢慢入睡,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大穴,属火,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大穴,也属火,少府是心经的大穴,也属火,用心包经与心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可以收到阴阳相济之功。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也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位属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女胞宫、男有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由于关元穴非常重要,很多医家推崇灸关元穴,兹摘录一些以飨读者。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扁鹊心书》:中年以上之人,口干舌燥,乃肾水不生津液也,灸关元三百壮。又: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食窦)、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圣惠方》: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那么关元穴如何灸比较好?

1.比较简单又容易操作的是用艾条实施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烤。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2.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艾炷隔姜灸法:将生姜切成2~3毫米的小片,用针散刺数孔,放在关元穴上,然后将约花生大小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灸3—7个艾炷,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临床研究证明,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如果嫌灸麻烦,还有一种方法也不错,每晚睡觉前,将一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然后将意念集中在此处,想象着有火从劳宫穴出来,温暖着关元穴,然后慢慢入睡即可,体型稍胖的人可能作这个动作的时候肘尖不能支撑到床面上,感觉有些上臂费力而不适,可以在肘尖的下面垫上点东西,以发挥支撑作用,做到整个手臂放松的状态。也可以双手搓热来温热关元穴。劳宫属心包经,属火,可以借助手掌的热力温热关元穴,该法宜每天坚持。意念配合非常重要。

宋代《扁鹊心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绍兴间,刘武的军中有一步卒王超,太原人,后来遁入江湖为盗。他曾经遇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此法行事,年至九十,精彩腴润。……后被擒,监官问他:你有何养身之术吗?王超回答说,没有。只是每于夏秋之交,即在关元穴处用艾火施灸千炷,因此而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食也不会感到饥饿,至今脐下部象火一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令人将其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此即长期施灸艾火之故。

所以,《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4.巨阙心

            

在脐上6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主治病症:胃痛,反胃,胸痛,吐逆不食,腹胀,惊悸,咳嗽,黄疸,蛔虫痛,尸厥,健忘,胃痉挛,隔肌痉挛,心绞痛,支气管炎,癔病,胸膜炎,癫痫。

为啥按揉巨阙穴可以控制中风患者不再喜怒无常呢?

(1)巨阙穴是任脉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又称巨送穴。它可以将来自胸腹部的湿热水汽全部输送到心经上,因此,按摩这个穴位对治疗胸痛、心烦、容易忘事、心口疼、肚子胀、胸闷等都有很明显的效果。有句成语叫“喜从天降”,这样的喜事是很多人渴望遇到的。但喜从天降往往对健康大为不利,弄不好就会让人心神涣散,导致血压升高、昏迷甚至是猝死。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范进在穷困潦倒、屡试不中、备受嘲讽的情况下突然得知自己中了举人后,高兴得大笑不止,人也马上疯疯癫癫的,以至于一口气没缓过来,昏死过去了。

  大喜也会伤心。而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讲,太兴奋会让他血压升高,神不守舍。这时,他如果还患有脑动脉硬化,肯定会诱发脑血管破裂,出现中风。所以,情绪稳住了,人就不会出问题。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朋友中风后出现偏瘫、手脚发麻、嘴角歪斜、说话不流畅,见到人后不是大笑不止就是失声痛哭等症状。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人就要随时帮患者按揉巨阙穴,再煎几服前面提到的中药给他喝,只要坚持下去,症状就会有好转。药方如下:百合和地黄各15克、知母和太子参各10克、炒枣仁和夜交藤各30克、五味子和炙甘草各10克、淮小麦粒、大枣7枚。

“这服药结合了百合地黄汤和甘麦大枣汤这两味汤药的效果,具有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的作用。一般是用来煎服,但如果您觉得煎服麻烦,也可以用开水泡一会儿后洗脚。不过效果会差一些。”

(2)巨阙穴很痛应是心脏的问题,与人体的三尖瓣有关。巨阙穴是心经的募穴,在任脉上。夏天人阳气最足,修复心脏的三尖瓣可能性很大,修复时心包会有积液,排掉它就行了。

可轻按巨阙穴和按压膻中穴,它是心包经的募穴(任脉上,双乳正中),不必太用力,但时间要长,一,二十分钟以上,目的是排心包积水。再看脚有没有肿(微肿)若有加按膀胱经的昆仑穴。没什么大不了的,疼按到不疼就好

(3)巨阙--口腔溃疡不再有

  熟悉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宝剑:干将、莫邪、巨阙、辟闾。这当中,巨阙是一把残缺不全的剑,阙通"缺"。但其精诚坚利之处,其它宝剑不能与之争锋,所以号称"天下至尊"。

  巨阙传说是越王勾践的宝剑,刚铸成的时候,越王坐在露台上,看到宫中有一辆马车失控,宫中伺养的白鹿受到了惊吓。越王拔剑一指,想让侍卫上前制止。却不料,剑气已经将马车砍为两节。越王又命人取来大铁锅,他用剑一刺,便将铁锅刺出一个大缺口。这一剑毫不费力,好像切米糕一样,越王勾践大喜,赐名为巨阙。

  人体上的巨阙穴所在的胸骨,外形也像一柄宝剑。巨阙穴就在骨头的顶端,胸骨剑突大凹陷的下面,里面是腹膜,上面是膈肌。这里是胸腹交关的地方,前面说过,胸腔是天,腹腔是地。所以,这里也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换的关隘。而且,这个地方地势十分险要,食管和动静脉都在这里通行,是人体的君主--心的宫城,是至尊之门,凛然不可冒犯。

  就好像巨阙宝剑一样,巨阙穴的作用也是深不可测。它是心的外围,就好比仗剑立于君主旁边的卫士,清除君主旁边所有的危险,平定叛乱,保君主安宁,用通俗点的比喻就是御前侍卫,艺高人胆大。

  巨阙穴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口腔溃疡。在临床上,口腔溃疡很多都是由于心火旺盛造成的。中医说舌为心之苗,当心火旺盛时,当然会在口腔内和舌头上有所反应。这时候巨阙自然会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个巨大的使命,每天在巨阙上按摩3~5分钟,坚持两三天就可以将这一股邪火驱逐出去,还身体安然康泰的局面!

—END—

做公益我们是认真的!

长按扫码可







































白癜风早期症状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ys/57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