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型人格类型及其治疗
“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什么时候说过我完美。”
强迫型人格让我想起了这首歌,主要是带有完美主义特点的一类强迫型人格类型。
--------------------------------继续编课程文字稿--------------------------------
一、强迫型人格连续普
强迫型人格分别有位于健康人格谱系一端以及在神经症、边缘、精神病性三个人格维度上的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常见于边缘性、精神病性人格组织。而强迫型人格则在神经症人格组织维度比较常见,这个维度的人们会采取高功能高水平的防御机制,比如说理智化,人们如果处于这个相对健康的连续谱这一端,他们能够取得比较高的成就,有一定人际关系,自我感觉也不错,生活水准可以维持在一定高度,也比较讲究道德上的规则。
1、健康人格谱系一端以及在神经症水平的强迫型人
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强迫行为,并不是说人们在思维或者行为上就一定患有强迫症,这种人格特点的人们在思维或者行为上都是具有一定的强迫特点的,并在微小之处能够表现出来。就像具有抑郁人格特点的人们并不就一定患有抑郁症,他只是在人格方面有些抑郁特点或抑郁动力。
(1)对于强迫的人来说,他很想要获得一种掌控的感觉。例如针对他的生活或者所处环境想要掌控的感觉,当他感到外在没有秩序,事情不可预测以及要失控的时候就会沮丧难过。所以对于强迫型的来说,在动力学上的主题内容就是控制与不能控制。
之前我们曾经谈到我们治疗师其实都是具有一些抑郁的特点,但是也都会具有一些强迫的倾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治疗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你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而不仅仅是体会自己,同时也是细节为导向注重细节的人。如果你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要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控制。这样一些特点是健康的人群所需要具备的。其实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是有些隐私的或者个人特质的强迫仪式,比如说我们会有学习上的仪式,也会有固定模式的想法,我要通过考试就必须要做点什么,当然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些强迫行为背后有种信念是如果我做某种仪式就可以让事情处于掌控之中,例如我的学生有位男性来访者,他还是很有成就的,但是现在有些抑郁,因为办公室政治关系他的能力被低估,他三个孩子里的两个生病了,妻子也被诊断患上了癌症,学生来问我他的人格类型,一开始我觉得还蛮难讲的,因为他表现出有抑郁特质,生活中许多事都让他失望,我说在他抑郁的表面之下可能有些强迫的动力学因素的。我的学生就回答说“是啊,这个人是蛮有成就,但是他有强迫性的洗手,他每天洗手要有十二次,并且要数到二十四,才会感觉好一点”。
(2)强迫型人也会注重细节,他们是以细节为导向的,这是他们认知上的一个特点,与之相反的是癔症人格类型,他们比较粗枝大叶,不会那么看到细节。在罗夏投射测试中你可以看到这两种类型人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癔症型会说这个整体上看上去像个怪物,像棵树或者一条鱼,强迫型则会很细致的跟你说这部分像什么,那部分像什么,他们是非常注重细节有序的。他们倾向于有序,完美主义,也会倾向于顽固僵化,严重到强迫型人格障碍,他内心对权力有很多挣扎,这些特点有时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取得成就,但也会导致他们在亲密关系上情感表达上遇到麻烦。例如就情感体验上讲,他不太能够哭泣,因为哭泣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失控,像感受到情感上的悲伤,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难做到,因为他会联想到身体上的失控,所以这种类型的病人,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情感,感觉到放松和享受以及亲密关系对于他们来说都很困难。
(3)强迫型的人需要能够信赖他人,事情能够得到预测,凡事要有序,因为这样一些需求使得他们要去依赖他人,这些人也会表现出思维僵化。例如有位病人,他从小就很想要去军校,之所以有这样的愿望是因为到了那样的环境凡事都变得清晰明确,在那样的场合中行为更易预测,他就喜欢这样。他们如此的喜欢秩序,也害怕强烈的情感,有时人们会称他们为“机器人”。我曾经访谈过一位强迫型男性患者,他的面部表情根本就没有变化,他坐在那里身体姿势非常死板,手放在腿上表现的很有礼貌,他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根本就没有自发自然的表现,我想要试着问问他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让他感到开心愉快的,于是我问他“你性生活怎么样”,他的回答是“我完成了任务”。
(4)强迫型人格另外一端的表现是会高估自己在智力上的能力,而低估他内心的决定,他们怀疑情感会使自己的理智受损,所以当他去做决定时完全是遵从自己的理智,但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考虑出于情感的各种因素。
在当代社会强迫这个特点还是给人们带来一些满足的,因为自尊建立就是要把事情做好,事物可以得到掌控取得一些成就,这是比较健康一端的表现。但沿着这个谱系朝另外一端发展,那些边缘、精神病性水平的强迫人群,他们就会遭受更多的痛苦,我们也更难帮助到他们。
2、边缘水平的强迫患者
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症状,行为思想也更为僵化,他们也更加害怕去尝试干预他们各种各样的强迫行为;他们也会生气,只不过表现生气的方式跟别人不一样,通常我们对没有被满足会生气,但对于边缘水平的强迫患者来说,他们会从道德方面去考量,如果某些事没有符合他所认定的道德规范,就会把他激怒,因此他们会倾向于表现的对他人批评挑剔,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不合理事情会感到愤怒;他们也不能真正的爱上别人,因为爱上别人就意味着失控。
3、靠近精神病性强迫患者
靠近精神病性强迫患者,治疗起来会更加困难。他们会表现得偏执害怕遭到污染,会把整洁干净的要求表现的特别极端,他们会谨慎小心皮肤不要遭到污染受损,也会有多种回避仪式。例如大小便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危险很可怕的,如果有别人用过的卫生间他们是不肯去的,这种仪式行为和想法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以致于都无法享受生活。对于这些强迫患者,如果他不是精神病性层面,我们可以用药物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但对于精神病性的强迫患者来说,他们会拒绝用药,因为他们觉得药物是外界的污染,可能会出于恐惧在意识或者潜意识层面认为有人会用药物来毒害他,这些人拒绝用药但在内心里处于一种权力的抗争当中,看到这样的病人我们也会觉得蛮痛苦的。
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行为认知疗法对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强迫已经深深根植于他们的人格当中,成为他们人格主导的一部分。那寻常行为认知的那些方法就很难干预到他们,这样的病人内在会有一个深深的恐惧,感到被控制或者被暴露在某种情境之下,他内心是非常恐惧的。
二、强迫模式的成因
很有趣的是,在成长史中过度控制与控制不足都有可能导致强迫人格。
(1)如果父母非常努力的想要去干涉想要去影响到孩子,不给孩子任何空间去冒险或者去犯一点错误,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会认为说要么顺从要么反抗。在过度控制下长大的孩子会认同他过度控制的父母,他们的主题就是针对控制和失控来表现出来的。
过度控制会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认知,要么我就要处于掌控当中要么我就要痛苦的受控于他人。
(2)矛盾的是一个相反的养育环境也有可能发展出强迫的人格类型。我有个病人他的成长环境可以说是非常混乱,家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吃饭,也不知道谁会在家里或者谁会来到他家里,总是一团糟糕混乱,他没有办法请朋友到家里来因为他不知道家里的状况是什么样的,这样失控的环境下他就会发展出要控制自己也要控制环境的强迫行为,他的人格类型就会类似于过度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三、跟强迫病人工作的移情与反移情
1、健康的、神经症一端的强迫人格病人
跟在健康的、神经症一端的强迫人格病人工作,他们会表现出高功能,并且还是蛮可爱的,他们会遵守治疗师的设置,有礼貌,也会尊重治疗师的专业技术,他们会准时到来并且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参与到治疗当中来。一开始我们会觉得这些病人表现的很好,我们跟他们发展出积极的正向情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治疗师就会感觉到跟病人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权力斗争,他们会表现的很礼貌很顺从但是在他们身上有一部分是不那么顺从的,常见的表现是他会忘记来治疗,忘记付费,或者开始提问询问治疗师的受训背景,所有这些表现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表现出来,所以你会发现表面上还一直是持续的顺从。
对于分析取向的治疗师来说,病人的一些负性情感反应对我们来说会很明显,显而易见的就表现出来,病人可能并不自知,这也恰恰是他们的问题所在。我曾经有个女病人,她总是忘记付费,她会说“对不起啊,我又忘记带支票本了,我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所以今天我不能给你付费了”,这样的事情重复了几次以后,我就跟她说“好像你有一部分并不想给我付费啊”,这样的说法会让病人非常的吃惊,这种情感反应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病人来说却不是这样。在治疗中治疗师常见的反移情常常是你对病人没有什么耐心,你也会觉得被他惹着了,很显然她就是不想要付费,病人就想以此来对你说“我对你生气了”,病人却很难感受表达到这一点,因为这样的情感反应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失控了一样。
当我们面对强迫型病人工作时要谨慎小心,即便是高功能的病人也要很仔细,要避免陷入到跟病人的权力斗争当中。例如治疗师会说“你去体会一下你的感受”,他们会说“不,我做不到”,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身为治疗师你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很自然的想要推动病人取得进展,你想要告诉他不要害怕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这方面治疗师要变得非常有耐心。治疗师尝试让病人意识、接受自己的情感的努力会让病人感觉混乱、失控以及危险。
2、边缘或者精神病性的强迫症患者
对于那些处在边缘或者精神病性的比较严重的强迫症患者,治疗师会有更大的风险卷入到跟他们的权力斗争中来。例如病人会表现的非常痛苦,以至于治疗师很想要告诉他“你应该这么做就可以减少痛苦”,或者是“你要去服药,你要去接受暴露疗法“,你在这方面做得越多,病人的情况就会变得越糟糕。因此在反移情这方面,治疗师需要意识到在掌控这件事上,你就是有一些无法控制的局面,你要去提醒自己在治疗关系中病人是占主导的,你要去尊重他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的治疗进程,这一点对于治疗师来说还是蛮困难的,因为面对这样比较重的病人,你却只能坐在那里看着他遭受痛苦,会让你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四、对于强迫类型患者的治疗原则
1、第一个需要强调的是治疗氛围要接纳、友好,还要有耐心。
因为这样一种病人总是想要去激怒他人的,反移情当中是会体验到这一点的,当你面对他们的时候要确保你自己能够体会到愤怒并且能够容忍,体会到帮助他们改变是多么的难,你必须要承受这一点。
2、第二点是要帮助他们触碰到他们的情绪情感。
当我面对这些病人一个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如果这些病人表现的非常理智化,而我们又对智力层面的思考比较感兴趣,那你就会知道他们表现出理智化的防御机制,他们想要更多的讨论想法而不是情感,他们会表现的非常聪明,那些话题也许是让人非常感兴趣的,治疗师就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到跟他们进行理智上的对话,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会提醒自己,我的工作是要帮助他们触碰到他们的感受,他能够有些自发的自然情感反应,而不是进行理智上的对话。
在治疗中治疗师要努力在以下两方面保持平衡,一方面是尊重他的头脑,运用他自己的思考能力帮助他理解你们之间的治疗工作对他意味着什么,你们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帮助病人理解到他的感受,他身体层面的感知,他的情感情绪体验。
治疗中病人常常会问“有感觉,有情绪上的体验对我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例如病人会问“你要让我体会到悲伤,那体会到悲伤有什么好处呢”,这种提问治疗师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吃惊,接下来你就可能陷入到跟他的讨论中去,悲伤这件事对一个人有怎样的好处或坏处,在治疗中你要尊重病人对你有这样的提问,尽管你也不确定病人会有怎样的提问以及作出怎样的回答,我们往往就会习惯于在理智层面上跟病人进行讨论。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往往会这样回答“我也不太确定感觉到悲伤对人有什么样的好处,但我知道如果你不能够体会到悲伤难过,也会妨碍你体会到别的内容,会妨碍你的生活继续向前,因为不能体验悲伤会让这个人表现的刻板僵化,他可能用其他方式去对抗悲伤”,在治疗当中,治疗师确实要承受一些这样的压力,你治疗的目标是要能帮助他去打开自己,能够多少有些敞开心扉触碰到自己的情绪,他感觉到这样做很危险,但其实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危险。
面对病人另外一个常见的体验是,当你问他“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会用一个想法来回应你,对此治疗师要指出来我问的是感受,你回应我的是想法,以此你要让病人试着去触碰到他的情感,我们鼓励病人作出这样的陈述“我感觉到,我想到”,用这样的句子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觉是很有价值的,因为病人会把强迫性的思考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他只会思考而不会感受,因此我们要有耐心,慢慢的分解,让他们从新而出,慢慢的诉说自己的体验。
3、第三个重要原则是在治疗中你要鼓励病人能够表达针对治疗师的负性情感,各种各样的愤怒。
治疗师是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负性情感,但是病人并没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他不敢冒险说出针对治疗师的愤怒或不满等负性情感,治疗能让病人感觉到有这样的反应是人类正常的负性情感,如果他们能够面对并说出这样的情感,那他在治疗中就会感觉到安全,能体会到积极的体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他也会由此把自己的身心打开一些。
在治疗中你如果能够捕捉到病人对你的批评,那你也就可以了解到他们所蕴含的那些愤怒情感,病人会用一种合理化的方式对你提出批评,例如病人因为生病没有来治疗,会对你说“我认为大多数治疗师在这种情况下会重新安排另外一次治疗的,我不理解为什么你就做不到”,这样的话语暗含了对治疗师微妙的批评,他想要知道为什么你就不能有一些不一样的做法,这么这么做是正常的,为什么你就不能按照这种做法做呢,他用一种貌似合理的方式去质询你,而不是直接表达对你的不满,但是治疗师可以感觉到在这样一个话语陈述当中,他想要说的是“我感觉到受伤了,因为你不能够重新给我安排治疗”,作为治疗师的我会说“听上去因为我不能重新给你安排治疗,你感觉到挺难过的,或者说你生气了”,病人会说“我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常规的做法”,那治疗师可以再接着说“你这么做会让我感觉到有点生气,我会感觉有些受伤,或者你不来治疗我也会有点困惑”,治疗师需要去了解到病人会用理智化的方式对你提出批评,而不能表达他负性的情感,所以你要帮他探索或者挖掘到他话语背后的负性情感。
可能在中国面对这一类病人,治疗师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在美国,人们有种倾向要去反叛权威,特别是对不合理权威的反抗,人们对这样的行为是钦佩和赞赏的,因为美国就是建立在对英格兰的反叛基础上的。但是在中国,人们可能会更多的去尊重权威,因此在治疗中能够让病人去批评治疗师,能够表达出对治疗师的负性情感体验可能会更加困难,在人们的成长环境中不太允许表达出针对他人的负性想法和感受。
4、第四点原则是强迫类型的人们是如此的严肃认真,如果你能在治疗中增加一点活泼和风趣的内容,对病人来说治疗效果会更好。
你可以针对病人的幽默感跟他工作,你可以对一个沉重的话题努力用轻松的语调去谈论,你可以说一个笑话而不是沉重的解释,这么做可以帮助病人理解到在人际关系中,不仅仅都是那些责任义务和负担,还有那些活泼的,健康的,比较享受的部分。
如果你能更多的从艺术、音乐的角度跟病人工作,那对他们会更加的有益,有的时候通过绘画可以帮助病人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如果你能帮助病人在生活中可以感觉到享受、愉快,他可以投身于或者白癜风治疗怎样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