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界目前把精神疾病划分为10大类,现介绍如下:
1
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前者主要指阿尔采末氏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其他脑变性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后者主要指躯体感染、内脏器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主要包括酒精、鸦片类物质、大麻类物质、镇静安眠药、可卡因、其他兴奋剂等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物质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等。
4
情感性精神障碍:俗称情感性精神病,包括躁狂症、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环性心境障碍等。
5
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神经症包括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病、疑病症、神经衰弱、其他神经症。心因性障碍有急性应激反应、延迟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恐缩症、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6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包括进食障碍(厌食症、贪食症、神经性呕吐)、睡眠与觉醒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夜惊梦魇)、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阳萎、早泄、性乐高潮缺乏、性交疼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7
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变态: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分裂样人格、反社会型人格、冲动型人格、癔病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等。冲动控制障碍常见的有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病理性赌博等。性变态是指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性别变换癖等。
8
精神发育迟滞:旧称智能发育不全,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
9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包括发生在儿童少年期的精神行为异常及其他心理障碍,如儿童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进食障碍等。
10
其他精神障碍:指无法归类的精神病性障碍等。
在上述10类精神疾病中,我国常见的为精神分裂症,该病症状重、住院率高、预后不够理想、致残率较高,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精神病。其次是情感性精神障碍(即情感性精神病),该病典型突出的表现为情感过度高涨的躁狂发作或情感过度低落的抑郁发作,或两者的混合状态,其患病率较高,但国内此病患者的专科就诊率不高,这可能与国内精神卫生知识未普及,轻至中度的情感障碍症状不易被人们识别有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欧美一些国家的统计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发生痴呆,80岁以上则有20%—30%。我国11个城市普查结果:60岁以上痴呆症的患病率为5.62%。另外,神经症也是常见的一组精神疾病。
via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