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门穴huacutenmeac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魂门穴

1拼音

húnmén

2英文参考

HúnménBJA7[中国针灸学词典]

húnmé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B4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BL4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3概述穴位魂门汉语拼音Hunmen罗马拼音Hunmen美国英译名SoulGate各国代号中国BL47日本47法国莫兰特氏V42富耶氏V42德国B42英国B42美国BI47

魂门为经穴名(HúnménBJA7)[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魂即灵魂,门即门户,肝藏魂,魂指肝,穴与肝俞平列,如肝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魂门[1]。魂门穴主治肝、胃及局部疾患:如脘腹胀满,胸痛彻背,呕吐呃逆,饮食不下,胃脘疼痛,腹中雷鸣,小便黄赤,头痛头昏,黄疸,眩晕,胸胁痛,呕吐,背痛,泄泻,胁痛,胸胁胀痛,脊背疼痛,食不化,现代又多用魂门穴治疗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肝炎,胃痉挛,食道狭窄,消化不良,神经症,癔病,心内膜炎,肌肉风湿病等。

4出处

《针灸甲乙经》:胸胁胀满,背痛,恶风寒,饮食不下,呕吐不留住,魂门主之。

5穴名解

魂即灵魂,门即门户,肝藏魂,魂指肝,穴与肝俞平列,如肝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魂门[1]。

魂为人身阳气之精。“门”、“户”常喻为经气出入之处。本穴平肝俞,肝藏魂,体阴而用阳,为将军之官,此穴为肝阳出入与护卫肝阳之门户,因名“魂门”。以上各穴曰户、曰堂、曰关、曰门,即出入开阖之意也。[2]

6所属部位

背部[3]

7魂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魂门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5]。

魂门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魂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魂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魂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魂门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魂门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8魂门穴的取法

魂门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魂门穴[7]。

9魂门穴穴位解剖

魂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参看肝俞穴)

9.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9.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9、第10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和第9、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胸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5]。

10魂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魂门穴有舒肝和胃、清利头目的作用[1]。

魂门穴具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的功效。

魂门穴在肝俞之旁,对应于肝脏,故可治疗肝胆病[9]。

肝布胁肋,故魂门穴能治疗胁痛[9]。

魂门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第2侧线上,故能治腰背部的经脉病[9]。

魂门穴有疏肝理气之功,主治肝疾、胁痛胀满、治肾连心痛、腹中雷鸣、大便不节、食不下、小便赤[2]。

11魂门穴主治病证

魂门穴主治肝、胃及局部疾患:如脘腹胀满,胸痛彻背,呕吐呃逆,饮食不下,胃脘疼痛,腹中雷鸣,小便黄赤,头痛头昏,黄疸,眩晕,胸胁痛,呕吐,背痛,泄泻,胁痛,胸胁胀痛,脊背疼痛,食不化,现代又多用魂门穴治疗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肝炎,胃痉挛,食道狭窄,消化不良,神经症,癔病,心内膜炎,肌肉风湿病等。

魂门穴主治肝、胃及局部疾患:如脘腹胀满、胸痛彻背、呕吐呃逆、饮食不下、胃脘疼痛、腹中雷鸣、小便黄赤、头痛头昏、黄疸、眩晕等[1]。

魂门穴主治胸胁痛、呕吐、背痛[8]。

魂门穴主治呕吐,泄泻;黄疸;背痛,胁痛[6]。

魂门穴主治胸胁胀痛,脊背疼痛,呕吐,食不化,泄泻等[5]。

现代又多用魂门穴治疗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等[1]。

1.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胆囊炎,胃炎,胃痉挛,食道狭窄,消化不良;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症,癔病;

3.其它:心内膜炎,胸膜炎,肌肉风湿病。

12刺灸法12.1刺法

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6][8],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本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6]。

12.2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魂门穴的配伍

魂门配中都、阳陵泉,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胸胁胀痛。

魂门配心俞、肝俞、三阴交,治失眠[6]。

魂门配心俞、肝俞、内关、水沟,治癫痫[6]。

魂门配胆俞、脾俞、胃俞、阳陵泉、太冲,治慢性肝炎[6]。

14特效按摩

用拇指直接点压魂门穴1~3分钟,可治胸胁疼痛、呕吐、腹泻、背痛等症[7]。

经常用按摩槌敲打刺激魂门,可保肝利胆[7]。

15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胀满、背痛、恶风寒、饮食不下、呕吐不留住,魂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尸厥走疰,胸背连心痛,饮食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也。

《太平圣惠方》: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也。

16参考资料

^[1]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0.

^[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

^[5]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7]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8]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4.

^[9]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感恩有你

中国老张

非著名艾灸从业人员

本平台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问题请及时就医。

中国老张,愿做大家艾灸路上健康的守护者。有艾灸问题记得留言或咨询俺哦.

感谢大家的分享与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yf/68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