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
什么是癔症呢?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
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病预后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
“
发病原因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最早的癔症遗传学研究是Kraulis在年完成的。他调查研究了~年期间被Kraepelin诊断为癔症患者的所有亲属,发现患者父母中有9.4%曾患癔症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癔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分别有1/2和1/3的人有这种或那种人格障碍。
(2)素质与人格类型:通常认为,具有癔症个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谓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国外还有不成熟、要挟、性挑逗等特征的描述。
(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癔症的倾向。多发性硬化、颞叶局灶性病变、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均可导致癔症样发作。
2、心理因素现代医学观点倾向于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癔症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癔症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有人认为也影响其发病率。
“
分离症状的主要表现
(1)分离性遗忘
(2)分离性漫游
(3)情感暴发
(4)假性痴呆
(5)双重和多重
人格
(6)精神病状态
(7)分离性木僵
“
分离症状的主要表现
(1)运动障碍
(2)痉挛障碍
(3)抽搐大发作
(4)肌张力紊乱、肌无力、
(5)听觉障碍
(6)视觉障碍
(7)感觉障碍
“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
即癔症的集体发作,多发于共同生活且经历、观念基本相似的集体中。起初有一人发病,周围人目睹受到感应,通过暗示,短期内呈爆发性流行。
赔偿性神经症:
在工伤、交通事故或医疗纠纷中,受害者有时会故意显示、保留或夸大症状,如处理不当,这些症状往往可持续很久。有人认为,这属于癔症的一种特殊形式。
职业性神经症:
是一类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运动协调障碍,如舞蹈演员临演时下肢运动不能,教师走上讲台时失音等。
“
心理治疗
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适当的保证,忌讳过多讨论发病原因。
②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尽快完成,只需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使医生确信无器质性损害为度。
③以消除症状为主。主要采用个别心理治疗、暗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等。
“
疾病预后
癔症的预后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大多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症状可缓解。但慢性患者预后通常不佳,少数患者若病程很长,或经常反复发作,则治疗比较困难。具有明显癔症性格特征的患者治疗也较困难,且易复发。极个别表现为瘫痪或内脏功能障碍的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病程迁延,可能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