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练习题35

护士练习题(护师主管题往下翻↓↓↓↓)

患者男,22岁。HIV阳性,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立即呼救,触摸颈动脉无搏动。

1、题干:护士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A、心脏按压B、开放气道C、人工呼吸D、通知医生E、建立静脉通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一旦确定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抢救采取基本生命支持即CAB操作,其目标是做到紧急提供通气和全身性血液灌注;C-A-B:C-人工循环,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按压方法(A对);A-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实施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开始胸外按压(B错);每次人工呼吸前均应开放气道,防止因全身肌肉松弛导致舌后坠造成的呼吸道阻塞(C错);高级生命支持(ACLS)是BLS的继续,包括建立静脉通路(E错)。由于患者已经处于心脏骤停状态,情况紧急,应先进行紧急抢救,再通知医生(D错)。

2、题干:不属于心肺复苏后的处理措施的是

A、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B、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C、维持有效的血循环和呼吸功能D、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E、由家属代为陪护,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心肺复苏后应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和监测生命体征;积极进行脑复苏,A正确;及时交待病情,给予心理支持,B正确;维持有效血循环和呼吸功能,C正确;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D正确;积极寻找病因和治疗原发病。本题A、B、C、D均为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只有E除外。因此,本题选E。

3、题干:对成人胸外按压的部位描述正确的是

A、胸骨上段B、胸骨中段C、胸骨下段D、胸骨中、下1/3交界处E、胸骨中点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题干:心肺复苏时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A、中心静脉输注B、气管内注射C、心内注射D、外周静脉输注E、骨髓腔注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心肺复苏时,为了迅速建立抢救途径,首选外周静脉给药,以维持有效循环和使用各类抢救药物(D对)。

5、题干:心肺复苏术(CPR)CAB三个步骤中的“C”是指

A、胸外心脏按压B、人工呼吸C、清理口腔污物D、开放气道E、头部降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C—人工循环(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A对)。B—人工呼吸(Breathing)(B错)。A—气道通畅(Airway):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时,应开放气道、清除病人口鼻咽腔异物(D错)。

6、题干:心脏骤停后最容易发生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是

A、肺水肿B、急性肾衰竭C、急性肝坏死D、脑缺氧和脑水肿E、心肌缺氧性损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心跳呼吸停止后,血液循环终止,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由于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循环停止4~6分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损害。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导致心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患慢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停顿。心脏骤停会致使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是脑组织,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造成脑缺氧和脑水肿(D对)。

7、题干: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的是

A、心室扑动或颤动B、心室停顿C、室性心动过速D、无脉性电活动E、心房扑动或颤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最为常见(A对);②心电-机械分离;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

8、题干:医务人员在现场判断成人是否出现心跳骤停时,最主要的方法是触摸图中哪个位置的动脉搏动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判断是否心搏骤停时,可通过大动脉有无搏动来确定,最主要的方法是触摸颈动脉A有无搏动(B对)。

9、题干:患儿,男,8岁,不慎溺水,检查发现该男童面部青紫,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护士实施抢救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准备好给氧装置B、准备开口器撑开口腔C、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异物D、放清洁纱布于男童口部E、将男童双手放于其躯干两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溺水患者的抢救:溺水患者往往有水泥、污泥堵塞呼吸道,抢救时首先应该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异物,畅通气道,进行心肺复苏(C对)。一般心跳骤停患者,首先的处理是心脏按压,但题干显示患者呼吸道阻塞,应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10、题干:患者,男,如厕时忽然晕倒,瞳孔散大,心搏骤停,呼吸消失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呼救,等待救援B、大呼患者C、心肺复苏D、使劲摇晃患者E、医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脏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C对)。

11、题干:护士巡视时发现一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颈动脉触诊无搏动,此时首要的急救措施是

A、心内注射肾上腺素B、吸氧C、通知医生D、进行心肺复苏E、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颈动脉触诊无搏动提示患者出现了心脏骤停,此时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生命(D对)。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各种急救药物(AE错),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后,给予病人氧气,缓解患者脑细胞的缺氧状态(B错)。

12、题干:判断心脏骤停的最主要指征是(   )。

A、面色苍白B、瞳孔散大C、皮肤发绀D、尿量减少E、大动脉搏动消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生命终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判断心脏骤停的最主要指征(E对)。

13、题干:对一昏迷者判断其是否心跳停止最迅速有效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D、无大动脉搏动E、呼之不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诊断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D对)。

14、题干: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毕,放开鼻孔是因为

A、防止吹气量过大B、及时引流鼻腔分泌物C、排出呼吸道内气体D、利于肺泡再次扩张E、及时降低腹腔压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地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并吸入新鲜空气,同时放松捏鼻的手,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毕,当患者胸腹部鼓起时,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听有无气流呼出,放开鼻孔可使气体交换,从而有利于在下次吹气时肺泡再度扩张(D对)。

15、题干:判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依据是

A、突然昏迷、大动脉搏动消失B、血压测不到C、面色发灰、口唇发绀D、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E、没有呼吸运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心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评估首先观察患者对刺激的反应,如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对其大声呼叫,同时立即触诊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故正确答案为A。

16、题干:患者男,55岁。因频发室性早搏入院。如厕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颈动脉摸不到搏动,未闻及呼吸音,双侧瞳孔散大。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平卧保暖B、氧气吸入C、心肺复苏D、心电监护E、建立静脉通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该患者呼吸心搏骤停,应立即心肺复苏术。

17、题干:患者,男性,60岁,患肺源性心脏病,护士查房时发现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在对其进行心脏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

A、30:2B、40:2C、50:2D、15:1E、30:1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无论是单人心肺复苏还是双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

18、题干:患者,男性,46岁,溺水后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医护人员赶到后进行了心肺复苏。判断心跳骤停的主要方法是

A、触桡动脉搏动B、观察胸部起伏C、测血压D、触颈动脉搏动E、呼喊病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判断在心肺复苏中极其重要,只有在准确地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后,才能进行心肺复苏。判断过程要求在10秒内完成。判断的内容包括意识状态,有无反应。如果病人对刺激无任何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心脏停搏。故D对。

19、题干:患者,男性,48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昏迷,医护人员到场后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口腔含大量呕吐物。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心前区叩击B、胸外心脏按压C、清理呼吸道D、口对口人工呼吸E、静脉注射肾上激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患者口腔有大量呕吐物堵住呼吸道,首先应清理呼吸道(C对),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患者,男性,28岁,因车祸后致右大腿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半小时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

20、题干: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抬上救护车B、包扎C、判断呼吸心跳情况D、止血E、骨折复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患者车祸后致右大腿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半小时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首先应判断患者呼吸、心跳情况(C对)。

---你今天答对多少题?---

拓展题:SLE,狼疮肾炎(病理为IV型)首选的免疫抑制剂是?

往下滑看答案↓↓↓↓↓↓↓↓↓↓

↓↓↓↓↓

环磷酰胺

护师练习题(主管题往下翻↓↓↓↓)

1、题干:小儿肥胖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

A、不控制食物总量的摄入B、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C、控制饮食,进行有效的运动D、解除患儿的心理负担E、多吃饱腹感明显的食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指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是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C对);在饮食疗法方面,主要是推荐患儿低脂肪、低糖类、高微量营养素、适量纤维素食谱;因此,应适当限制食物总量(A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患儿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最主要手段(B错);其他手段包括做好患儿心理护理,避免患儿由于肥胖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适当增加纤维素饮食有助于患儿饱腹感增加(DE错)。

2、题干:真题-Z-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B、颅骨软化C、肋骨串珠D、手镯、脚镯征E、下肢畸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主要是:3-6个月患儿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B对)。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行颅(A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引而内陷形成郝氏沟(C错);6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D错);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E错)。

3、题干: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眠。查体: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万I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20-60秒,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查血清离子钙为1.0mmol/L,血清总钙为1.8mmol/L。该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是()

A、酸中毒B、热性惊厥C、癫痫发作D、血清钙减少E、缺乏维生素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活动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在注射维生素D前2-3日至注射后2-3周应口服钙剂,以防出现低钙抽搐。分析题干,该患儿肌内注射后突然全身抽搐、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血清钙离子(小儿正常为1.13-1.35)为1.0mmol/L,由此可见该患儿是由于钙离子水平较低而引起的低钙惊厥(D对);酸中毒患儿表现为呼吸深快、气体可有酮味(A错);热性惊厥是指体温在38度以上突然出现的惊厥(B错);癫痫发作有晕厥、癔症、睡眠障碍、偏头痛、抽动障碍等症状(C错);缺乏维生素D不是引起惊厥的直接原因,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引起惊厥(E错)。

4、题干:真题-Z佝偻病患儿早期主要表现为

A、方颅B、颅骨软化C、前囟晚闭D、出牙延迟E、睡眠不安,多汗,枕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点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临床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其中初期即发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E对);方颅、颅骨软化、前囟晚闭、出牙延迟为佝偻病极期骨骼改变特点(ABCD错)。

5、题干:真题-Z-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B、颅骨软化C、肋骨串珠D、手镯、脚镯征E、下肢畸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其中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刺激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枕秃等,极期患儿头、胸及四肢均出现相关症状,3-6月小儿可见颅骨软化、重者出现乒乓球样感觉(B对);7-8月小儿可出现方颅或鞍形颅(A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小儿,可有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表现(C错);手镯、脚镯征多见于6月以上小儿,在小儿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可见O型腿或X型腿等下肢畸形表现(DE错)。

6、题干:真题-X营养不良导致代谢异常不包括以下哪项

A、血糖偏低B、血清胆固醇降低C、血清清蛋白降低D、血钠、血钾偏低E、白细胞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白细胞降低常见于各种感染,但营养不良时不会导致白细胞水平下降(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营养不良导致的代谢异常包括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降低,胆固醇浓度下降,血糖偏低,水电解质代谢异常(低钠、低钾、低钙等),长期营养不良也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ABCD对)。

7、题干: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

A、缺铁性贫血B、营养不良性水肿C、多种维生素缺乏D、大脑发育不全E、自发性低血糖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在胎儿时期严重的营养不良才会导致大脑发育受影响(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营养不良患儿常因缺乏蛋白质及造血物质并发营养性贫血,因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并发干眼症、口腔炎、末梢神经炎,还可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牙龈水肿、鼻出血及上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AC对);当血清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B对);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E对)。

8、题干:有关婴儿期辅食添加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少到多B、由粗到细C、由稀到稠D、由单一到多种E、循序渐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婴儿期辅食添加,均应遵循“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由流食到半流食再到软食”的原则,并且要根据小儿营养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另外,婴儿期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粗粮或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营养缺失,因此一定是“由细到粗”的逐渐过渡,而不能反过来(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CDE对)。

9、题干:真题-Z患儿,1岁半,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0”型腿,化验血钙、磷均低。应考虑为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先天性佝偻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四期。佝偻病活动期(激期)表现为骨骼改变,可出现方颅、鸡胸等,与题干相符(B对);初期多见于3月内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A错);恢复期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C错);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剩不同程度骨骼畸形(D错);先天性佝偻病又称为胎儿期佝偻病,即患儿佝偻病在胎儿期已发生,孩子出生后一周X线示长骨可见典型佝偻病表现,也可见骨膜反应(E错)。

10、题干:真题-X小儿肥胖症减轻体重的重要手段是

A、少量多餐B、运动疗法C、心理治疗D、药物治疗E、高蛋白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小儿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加上多食的因素,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容易形成肥胖,肥胖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活动,愈不活动则愈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肥胖症的小儿,减轻体重主要还是要依靠运动疗法,其它治疗方案是否起效依赖于此种方法是否有效执行(B对ACDE错)。

11、题干:真题-X个月小儿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枕秃。最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哪一期

A、激期B、初期C、维生素D治疗中D、恢复期E、后遗症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维生素D缺乏性佝倭病的病程进展可分为以下三期:1.初期:神经兴奋性增高(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等症,并可致枕部脱发而见枕秃);2.激期:骨骼——①头部:乒乓球感,方颅,臀形颅,囟门较大且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②胸部:软骨串珠状,肋软沟,肋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③四肢:“手镯”及“脚镯”,开始行走后,(“O”型)或(“X”型)腿,长骨可发生青枝骨折;④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骨盆畸形,肌肉改变——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⑤神经系统——发育落后;3.恢复期:体征改善;根据题干中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判断,该期是初期(B对ACDE错)。

12、题干: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作时急救处理首选的是

A、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B、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C、维生素D3肌内注射D、高浓度氧面罩吸入E、地西泮肌内注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多见于6月内婴儿。急救时应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首先注射地西泮,以解除惊厥(E对);常规治疗应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AC错);甘露醇多应用于颅内高压患者降低颅内压(B错);喉痉挛患儿应首先将舌头拉出进行人工呼吸或给予加压吸氧(D错)。

13、题干:真题-Z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使用钙剂时,静脉注射时间应

A、小于10分钟B、大于10分钟C、小于5分钟D、大于5分钟E、大于3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治疗常使用钙剂,静脉注射时,必须应用小针头,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10~25%葡萄糖溶液冲淡葡萄糖酸钙液,然后慢慢注入(全剂需要10分钟或更久)(B对ACDE错)。

14、题干:真题-X早期确定营养不良的重要检查是

A、生长激素水平测定B、血清清蛋白浓度测定C、血清胆固醇浓度测定D、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测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或蛋白质不足而导致的额慢性营养缺乏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不受肝功能影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的灵敏、可靠的指标(E对)。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生长的功能,临床测定有助于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遗传性生长激素生成缺陷等疾病的诊断(A错);血浆清蛋白浓度降低为营养不良的特征性改变,但半衰期长而不够灵敏(B错);胆固醇水平的测定多用于临床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程度的测定(C错);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多用于有机磷中毒的测定(D错)。

15、题干:婴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

A、饮食中缺钙B、甲状旁腺素缺乏C、缺乏维生素AD、缺乏维生素D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从而加速骨溶解,释放骨钙入血,以维持血钙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因甲状旁腺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而使尿磷排出增加,导致血磷降低,最终骨样组织钙化受阻,骨细胞代偿性增生,局部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增多,从而形成骨骼病变和一系列佝偻病体征以及血液生化改变(D对ABCE错)。

新生儿家长向护士咨询如何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护士对其进行指导。

16、题干:真题-X小儿开始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是

A、生后立即B、生后2周C、生后2月D、生后4月E、生后半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婴儿预防佝偻病,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IU,从婴儿出生后2周起开始服用,坚持到2周岁(B对ACDE错)。

新生儿家长向护士咨询如何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护士对其进行指导。

17、题干:真题-X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

A、IUB、IUC、IUD、IUE、0IU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婴儿预防佝偻病,从婴儿出生后2周起开始服用维生素DIU/d,早产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IU/d,3个月后改为IU/d(D对ABCE错)。

18、题干:真题-X下列不属于营养疗法适应证的是

A、近期体重下降超过正常体重的10%B、血清白蛋白<20g/LC、连续7日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D、已确诊为营养不良者E、可能发生高分解代谢的应激状态病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营养疗法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手段。已确诊为营养不良者可进行经口进食补充营养(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临床包括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两种,适应症包括近期体重下降超过正常体重的10%者、血清白蛋白<20g/L者、连续7日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可能发生高分解代谢的应激状态病人、大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影响进食者等(ABCE对)。

19、题干:真题-Z患儿男,18个月。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O”型腿。实验室检查示血钙、磷均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极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先天性佝偻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该患儿,18个月,出现方颅、鸡胸,“O”形腿,且血钙、血磷降低,提示该患儿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处于极期,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营养性疾病(B对),初期表现主要见于3个月以内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常多汗,出现枕秃(A错);恢复期主要是症状和体征接近消失或减轻,患儿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C错);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D错)。

20、题干:患儿,男,20个月。其母主诉夜间多哭闹、多汗、易惊、近日频发手足肌肉痉挛成弓状,昨夜间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动,两眼上翻,持续10秒左右。其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补充维生素DB、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C、应用水合氯醛抗惊厥D、静脉注射钙剂时需快速推注E、保持呼吸道通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多见于4月-3岁婴幼儿,其中血清钙离子降低是引起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两眼上翻、面肌抽动、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发作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入睡,醒后正常)、喉痉挛、手足搐搦的直接原因。分析题干,患儿符合低钙水平引起的惊厥。临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钙剂治疗应稀释后缓慢推注(10分钟以上)或滴注(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补充维生素D(A对);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B对);应用水合氯醛抗惊厥(C对);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E对)。

主管护师练习题

1、题干:熟悉不同传染病潜伏期的最主要意义是

A、有助于明确诊断B、预测疫情C、确定传染期D、确定检疫期E、判断传播途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熟悉不同传染病潜伏期的最主要意义是确定检疫期。(D对)

2、题干: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根据是

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程的长短C、病情的严重程度D、潜伏期的长短E、病原体的毒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检疫期指检疫的时间。如传染病接触者检疫期,即从与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根据该病的潜伏期的长短来制定该接触者的检疫期。在检疫期内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留检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

患者,男,28岁,自感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有盗汗,体重下降,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就医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收入院抗结核治疗。

3、题干:关于疾病防治及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护士在病室里不密切接触患者时可不戴口罩B、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C、病室通向走廊的窗子需关闭D、患者痰液用20%漂白粉溶液搅拌静置2小时后倒掉E、给予异烟肼、链霉素治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1.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排菌的结核病人。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所以肺结核隔离种类为呼吸道隔离。

患者,男,28岁,自感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有盗汗,体重下降,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就医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收入院抗结核治疗。

4、题干:入院后应采用的隔离种类为

A、消化道隔离B、保护性隔离C、严密隔离D、呼吸道隔离E、接触性隔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1.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排菌的结核病人。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所以肺结核隔离种类为呼吸道隔离。

男,50岁,浙江渔民,近1年来慢性腹泻,每日2~3次,大便稀,带脓血,伴里急后重,粪便检出血吸虫虫卵。

5、题干: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B、血液传播C、飞沫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E、间接接触传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血吸虫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女,24岁,发热、腰痛、尿痛、尿急、尿频1天来院就诊。尿液检查:尿红细胞5~10/HP,白细胞2~3/HP,有白细胞管型,以往无类似发作史,肾区有叩击痛。确诊为肾盂肾炎。

6、题干:该病的致病菌最多见的是

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葡萄球菌D、粪链杆菌E、克雷白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肾盂肾炎致病菌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男,50岁,浙江渔民,近1年来慢性腹泻,每日2~3次,大便稀,带脓血,伴里急后重,粪便检出血吸虫虫卵。

7、题干: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B、无症状血吸虫病C、慢性血吸虫病D、晚期血吸虫巨脾型E、晚期血吸虫腹水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该渔民慢性腹泻1年,大便稀带脓血,伴里急后重,粪便检出血吸虫虫卵,可确诊为慢性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

女,24岁,发热、腰痛、尿痛、尿急、尿频1天来院就诊。尿液检查:尿红细胞5~10/HP,白细胞2~3/HP,有白细胞管型,以往无类似发作史,肾区有叩击痛。确诊为肾盂肾炎。

8、题干:对该患者护理指导不正确的是

A、嘱多饮水B、宜食清淡营养食物C、绝对卧床D、提高机体免疫力E、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发作期的第1周应卧床休息,慢性肾孟肾炎病人一般也不宜从事重体力活动。(C错)

9、题干:组织化脓性感染下列哪一种有接触传染性,应进行隔离

A、疖B、痈C、急性蜂窝织炎D、丹毒E、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丹毒具有传染性,应进行隔离。(D对)

10、题干:下列关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存在于猪、牛等的肠腔、内脏和肌肉中B、传染源为被感染的动物和人C、患者由于带菌时间短,不是主要的传染源D、多发生于夏秋季E、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沙门菌的分类主要以抗原结构为依据。现已发现0余血清型,其中我国已鉴定近个血清型。感染后不会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E错)

11、题干:在我国,多年来多数地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的致病菌群是

A、志贺菌属A群B、志贺菌属B群C、志贺菌属C群D、志贺菌属D群E、以上都不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志贺菌可分为4群:A群为痢疾志贺菌群,B群为福氏志贺菌群,C群为鲍氏志贺菌群,D群为宋氏志贺菌群。我国多数地区多年来一直是B群为主要流行菌群。

12、题干:下列传染病强制管理的是

A、艾滋病B、出血热C、黑热病D、肺结核E、霍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①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②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③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3、题干: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程的长短C、病情严重程度D、潜伏期的长短E、感染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病菌能够传染的时间制定。

14、题干:麻疹早期诊断的临床依据

A、发热3-4天后耳后出疹B、接触麻疹患儿后发热C、高热及耳后淋巴结肿大D、口腔有科氏斑E、未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麻疹早期诊断的临床依据口腔有科氏斑。

15、题干:以下哪些部分在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

A、腰带以下部分B、腰带及衣边C、袖子的后面D、衣领及里面E、胸前及背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衣领及里面在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

最后推出一下学邦教育通关班次,资讯辛老师制定年学习计划:

护资类学习班次:

一、护士班次

a.精品班:元,首年不过,次年免费学

b.无忧班:元,不过全额退款

二、护师班次

a.精品班:元,首年不过,次年免费学

b.无忧班:元,哪科不过退哪科

三、主管班次

a.精品班:元,首年不过,次年免费学

b.无忧班:元,哪科不过退哪科

四、先通过,后付费

先交资料成本费,课程和辅导书全部给咱们,我们负责督促学习,待考试通过再交元,如果未通过,不用再缴纳费用。

以上班次均签订双方协议,保障学员权益

订购(辛老师)

学邦教育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jc/58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