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查询
D
大包
大肠俞
大都
大敦
大赫
大横
大巨
大陵
大迎
大钟
大杼大椎带脉
胆囊
胆俞
当阳
地仓
地机
地五会
定喘
督俞
独阴
犊鼻
兑端
大包Dàbāo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解剖]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伍]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刺灸法]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附注]脾之大络。
大肠俞Dàchángshū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配伍]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大肠背俞穴。
大都Dàdū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大敦Dàdūn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天突、间使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大赫Dàhè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主治]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
[配伍]配阴交肾俞、带脉、大敦、中极治阳萎、遗精、带下;配命门、肾俞、志室、中极、关元治男科病、不育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大横Dàhéng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
[配伍]配天枢、足三里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1~2寸。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大巨Dàjù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配伍]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
大陵Dàlíng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输穴、原穴。
大迎Dàyíng
[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解剖]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配伍]配颊车治齿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大钟Dàzhōng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附注]肾经络穴。
大杼dàzhù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配伍]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1)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2)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大椎Dàzhuī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配伍]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双胆俞);配曲池预防流脑;配合谷治白血球减少;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配曲池、合谷泻热;配腰奇、间使治癫痫。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带脉Dàimài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
[配伍]配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治赤白带下;配关元、足三里、肾俞、京门、次髎治肾气虚带下;配中极、次髎、行间、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带下。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胆俞Dǎnshū
[定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配伍]配阳陵泉、太冲胆道疾病。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胆的背俞穴。
地仓Dìcāng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经的末支。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配伍]配颊车、合谷、治口歪、流涎。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
[附注]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
地机Dìjī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直刺1~1.5寸。
[附注]足太阴经郄穴。
地五会Dìwǔhuì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配伍]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0.8寸。
督俞Dūshū
[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六或第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六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配伍]配内关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斜刺0.5~0.8寸。
犊鼻Dúbí
[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配伍]配阳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刺灸法]向后内斜刺0.5~1寸。
兑端Duìduān
[定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
[配伍]配本神治癫痫呕沫;配目窗、正营、耳门治唇吻强,止齿龋痛。
[刺灸法]斜刺0.2~0.3寸;不灸。
百信医考通ID:baixinyikaotong
关于百信医考通
baixinyikaotong
百信医考通依托旗下的数十家连锁机构(百信连锁口腔),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经过十余年积淀,已成为目前国内最专业的医学考试考前辅导机构。
拥有百信医考通考试直播系统,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面向全国直播,独创"圈、讲、练、评"相结合,擅长以60%的考点去押90%的考题,让学员缩短复习时间,提高通过率。
百信医考通联合各医学院校,校企联合,可面向全国提供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西药师、执业中药师、中医确有专长、口腔主治医师等医学考试考前培训及辅导。
——联系方式
--
1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