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灵点滴”中有一段这样的情节:精神科医生安排精神病患者帕奇(主人公)及其他几位病友在病房内进行沟通治疗,其中就有一位紧张症患者比尼,他的右臂高举指向天,全身一动不动由他人任意摆弄却没有一丝反应----我们会形容他为“木头人”。
“木头人”是什么情况?这可不是什么受惊吓或者刺激,而是患者处于一种精神运动性抑制的状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蜡样屈曲,患者静卧或呆立不动,身体各部位任人摆布,即使把他摆成一个很不舒服的位置,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患者像塑料蜡人一样,故称为蜡样屈曲。当患者躺在床上,把他的枕头取去,患者仍可悬空维持,叫空气枕。
木僵症是精神运动性抑制的一种典型症状,患者意识清晰,但患者的思维与行为表现极度不协调,对刺激不能有相应的反应。重者运动完全抑制,缄默不语,不吃不喝,往往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木头人),对任何刺激失去反应。严重者还会口水外溢,大小便潴留,出现“蜡样屈曲”,“空气枕头”。这种情况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严重的抑郁症。
曾经我们科也接收过一位“亚木僵状态”的患者。刚入院时,患者是面无表情,缄默不语,问之不答,无法进行交流及沟通的,完全是拒食、拒水,甚至维持一个动作较长时间。据他的家人介绍,这样的情况在家里已经出现有好几天了,又不能配合服药,很是担心。
送入院后,我们科的医生及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补液及营养神经治疗,予鼻饲流质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鼻饲水及精神药物逐步发挥药效改善“亚木僵状态”。虽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问答未有任何回应,但他确是能听懂。对患者我们保持足够耐心与之谈话,贴心照顾他的日常生活,熟悉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表达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科主任和科护士长带领医疗护理团队进行医护联合查房,虽然交谈时患者始终维持低头动作,对医护人员的慰问仍不予理睬,但我们仍然是耐心的与患者交流,然后讨论治疗护理方案。
这次医疗护理查房提出相应的措施:
1(1)在治疗方面我们需要保证抗精神药物(氯氮平、利培酮)按医嘱服食,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营养物质的摄入,在其拒食及拒服药的情况下必要时进行鼻饲;2(2)在安全方面由于该患者不能躲避危险,同时也要预防患者突然从抑制转为兴奋的伤人行为,将其安排在监护病房进行专人看护;3(3)护理方面,既要观察其大小便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又要针对其日常生活进行各项贴心护理,逐渐过渡到患者生活能自理。很重要一点,这类患者意识清晰,能够明白周边人对他的关心及看法的,所以我们也着重提出加强非言语性沟通技巧,像眼神交流,触摸等,做任何治疗我们都需要轻声细语,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无关事情,正确表达我们的关心与指导,不出现抱怨的言语或粗鲁行为。以免患者病情缓解后投诉甚至寻仇!
仅仅一周之后,患者的情况就大大缓解。可按指令坐下、行走、配合洗澡等,能够配合服药、进食、饮水,不需要胃管进行鼻饲。另外我们也加强了跟家属的沟通,建议患者家属可增加探望的次数,在探视时多表达对患者的关心,要让家属明白患者是能够听懂及能感受到的,多关心的话对他的康复极为重要。
曾有报道称一位农村妇女被诊断患上“癔病性木僵”,一觉睡了6年!!人们会诧异:不吃不喝能撑这么久吗?报道的内容虽有夸大之意,但我们必须注意一点:木僵病人常会在夜深人静时在床上活动肢体,寻找事物并解决大小便等,似乎他们会故意避开我们的视线进行生活。对此我们也不妨将饭菜放置在病人床边,并准备好排便用具,在保持环境安静,避开病人视线下观察其进食排便情况。
在正确了解并掌握这些木僵病人的临床特点,我们才能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更好的护理措施,给予他们关心及照料,以利他们尽快康复,治愈出院,重返社会。
END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qq.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