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药不能乱吃新华社曝光中药导致肾衰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点击上面蓝字,点击   一封读者来信摆在记者的案头。

  “我们是一群患尿毒症做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的病人。患尿毒症的病因是由于服用了北京同仁堂制药集团出品的“泻火、去火”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导致。

  我们服用此药的来源,医院门诊开出,有的是从本单位卫生所开出,有的是从国营药店购买。服用时间长的一至两年,短的两、三个月,按医嘱及药品说明服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从此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患者们投诉不断

  记者首先找到了这封信的4位署名者之一张家瑞。

  作家张家瑞的恶梦开始于2002年3月。此前,他因为经常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症状,开始服用有“清火”功能的龙胆泻肝丸。服用后,觉得十分对症;之后,他每逢“上火”,必服用此药,断断续续地服用了约半年。

  病来如山倒。对张家瑞来说,疾病对他的打击近乎山崩地裂。突然间,原本身体健康的他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而且一经查出,很快就到了必须接受肾透析的程度。

  如上的经历还有另一位署名者马文祖。这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患上尿毒症前是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格十分健壮、几乎没吃过什么药的人。1985年起,他因为耳鸣、便秘在单位卫生室开出龙胆泻肝丸间断服用。1999年,马教授参加体检发现肾功能受损。这时,他已经出现夜间尿量比白天多,有口渴、乏力、贫血,逐渐有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无论是张家瑞还是马文祖,都医院、医院医院肾内科的确诊,诊断结果近似:B超时发现双肾缩小,同时有乏力、贫血等症,肾穿刺症理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致病原因指向一个共同的药物——龙胆泻肝丸。

  医院肾内科主任彭立人介绍说,她经手的病人中,在20多名尿毒症患者中,已有十几人经肾穿剌,被确诊为马兜铃酸肾症,其中的大部分人,有过服用龙胆泻肝丸的或长或短的服药史。

  自1998年10月将第一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收入病房起,医院肾内科陈文大夫表示,已有一百多例此类患者入住,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

  很多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程度,但却对自己致病的原因懵然不知。大夫们因为接手此类病人多,致病原因往往是在反复追问既往服用药物时发现的。

  龙胆泻肝丸是中成药,但许多中医都不知道服用后的副作用。医院的一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因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经过与彭立人主任交谈后,他才恍然大悟。据他回忆,行医的爷爷经常开出龙胆泻肝丸,供自己和家人“上火”时服用。最后,他的爷爷,及同样行医、也有服用龙胆泻肝丸习惯的父亲均死于尿毒症。

  龙胆泻肝丸被经常服用的患者称为“对败火的确有效”。它受到患者欢迎的重要原因,是它名列公费医疗药物目录,即使对自费患者来说,价格也不高。国内虽有一些厂家同时生产此药,但在同名药物中,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产品因其传统悠久,更受青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许多患者认为,中药相对西药,没有那么大的毒副作用。

  医生呼吁慎用此药

  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这种药中有一味名叫关木通,关木通含马兜铃酸。由彭立人主任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名为“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资料中,明确指出,部分药物可导致进展性肾衰竭或慢性肾衰竭,其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但临床后果十分严重。这种被称为“不声不响的肾损害”,就是带给张家瑞等病人晴空霹雳的原因。彭立人主任形容因马兜铃酸导致肾病患者的病理情况是:“看一眼你永远不会忘,它被称为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像荒芜一片的荒漠。”

  这份资料特地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列出,为了醒目,还将字样放大并变成红色,它们是:关木通、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值得注意的是,资料还提示,长期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不但可以导致慢性肾衰竭,而且还可能致癌,尤其是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癌症,如膀胱癌、肾盂及输尿管癌。

  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我国近年来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肾脏的生理特点,它成为药物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据了解,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害,医学上最初报道于1964年,因其只是个例,所以未引起医务界的重视。1993年,比利时医学界发现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国外将其称为“中草药肾病”。1998年,医院报告了关木通可引发慢性肾损害的病例,引起了医务界的警觉。几位专门从事肾内科研究的大夫说,包括龙胆泻肝丸之类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可以导致肾衰竭,医院的肾内科大夫尽人皆知。在肾内科的学术年会上,甚至出现了关于马兜铃酸肾病的专题,提请大家注意诊治。此外,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谌贻璞教授等人,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问题,并不断呼吁健全中药的检验手段,以图更为科学地使用祖国传统医药。

  为了不轻率地给一种或几种药物下结论,医院、医院、医院等用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份关木通,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大鼠的药物反应与人相同:大剂量给药,大鼠出现急性肾损害症状;长期小剂量间断给药,导致慢性肾损害。

  未见厂家告知患者

  记者就患者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一事采访了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姓李的主任答复说,国家药监局已接到了有关这个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根据接到的报告,这个药可能会给一些患者带来肾损害。2002年7月,国家药监局已经通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向有关企业、医疗机构和各地药监局等有关部门通报这个情况。目前,国家药监局和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品质保证部刘建国说,原来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中含有的“关木通”,原料中有马兜铃酸成份,国外一些患者在服用含有马兜铃酸成份的其它药物时出现肾损害的问题,同仁堂也接到了国内患者的咨询。鉴于国外出现的病例报告,同仁堂于2001年下半年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用不含马兜铃酸成份的“木通”代替“关木通”。2002年11月20日,国家药典委员会正式批准这个申请,同仁堂已停止生产含有“关木通”成份的龙胆泻肝丸。

  刘建国说,目前市场上可能还有一些老配方的龙胆泻肝丸销售。但是,如果患者严格按照药品的说明书、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会出现损害肾脏的问题。记者随即调阅了资料,未发现同仁堂提请患者慎服龙胆泻肝丸及回收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的新闻或公告。

  记者走入北京一家药房,发现货架上有两种产自不同厂家的龙胆泻肝丸。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包装上印刷的药物成份中未出现木通或关木通字眼,承德一家厂家生产的龙胆泻肝丸药物成份上赫然在目:关木通。

  医院反映,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医院的患者还在不断出现,而且,这种悄然出现的慢性肾衰竭是不可逆的永久损害。(完)

有专家郑重提醒:

警钟一:中医药要提倡科学精神

  张伯礼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事件说明了中医中药界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中医药是尚未完全认识的科学,但全凭经验看病开药的做法不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如有可能,中医中药完全可以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进行研究发展。中药的炮制方法的确很关键,比如马兜铃可用来治咳,但一般要蜜制,蜜制之后其酸毒可减90%,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按规范进行。有一味药它的根不含马兜铃酸,而苗却含有马兜铃酸,但由于草药的供应量较少,我们往往连根带苗全用上了,这就是明知故犯,是缺乏严谨科学态度的表现。

警钟二:盲目崇拜中药不可取

  中草药有着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我们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对中药都有着这样一种认识:中草药主要为天然植物,与化学合成的西药相比毒性小、副作用少,对人体无害,可以长期服用。这种错误认识已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损害。

  早在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医院黎磊石教授就曾呼吁:必须尽快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常用的肾毒性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已被临床熟悉,而多年来“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误传误导使人们对中草药的肾毒性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警钟三:吃药不要自以为是

  新华社曾报道的北京服用“龙胆泻肝丸”致肾衰患者,多是根据“经验”自己长期买药吃所致,脱离了医生的“监控”,甚至一位老中医也时不时给自己“袪火”服用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而致肾衰。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水平并不高的“租场地”游医还在故意隐瞒用药,使患者不知吃了哪几味药,难以了解真相,等造成肾损害后也不知其所以然。

  医生们告诫,患者知道及时吃药治病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懂得如何科学地用药,就会在治疗一种病的同时又使自己肾脏受到药物的损害,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对肾脏有损害的中药

  经专家研究发现,有50多种中药对肾脏会造成损害,有的含有马兜铃酸,有的含有其他有毒物质,如果“长期”或“大量”服用,可引起急、慢性肾脏功能损害和肾脏衰竭。

  这些可导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雷公藤、草乌、关木通、厚朴、细辛、丁香、芦荟、广防己、马兜铃、青木香、使君子、苍耳子、苦柬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马儿铃、土荆芥、巴豆、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甘遂、千里光、铭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腊梅根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

摘自《今晚报》

看肇州电话大全和商家风采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hl/71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