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患者如何进行病变定位

彭洋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85547.html

瘫痪的病变定位包括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肌肉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等。

临床特征如下:

0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运动皮质及其传导路锥体束病变,如脑卒中常导致内囊、脑皮质运动区及皮质下、脑干等部位受损,典型出现均等性或不均等性偏瘫、四肢瘫,个别出现单瘫,脊髓病变可引起截瘫。

上运动神经元瘫表现上肢伸肌、展肌瘫痪重于屈肌、收肌,下肢屈肌瘫重于伸肌,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等。

0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是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受累神经元支配肌瘫痪或无力,伴肌萎缩、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和肌束震颤等,病理征阴性。

根据瘫痪范围相对局限、特定分布区及伴发症状可诊断,如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四肢远端弛缓性瘫,伴手套-袜子形感觉缺失等。

03.肌肉病变:

神经源性损害常见于前角细胞病变及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变,表现肢体远端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等,肌电图可见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s)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及多相波比率增多。

肌源性损害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肌肉病变,表现肢体近端肌无力,伴假肥大、鸭步,肌酸激酶(CK)升高,肌电图显示MUAPs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及多相波比率减少。

04.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典型见于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疾病重症肌无力,表现波动性肌无力如晨轻暮重,受累肌肉反复活动后肌无力加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等效价增高,部分病人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抗胆碱酯酶药治疗有效。

05.心因性肌无力:

常见于神经症或癔病患者,女性多见,发病常有精神诱因,肌无力常表现易变性,在医生检查或众人在场时比平时症状明显,触诊常发现每次让患者活动主动肌时拮抗肌也收缩,暗示治疗常可有效。

您在临床中还遇到过哪些问题?有什么困惑?

哪些知识搞不清、记不住?

欢迎评论区留言提问,我们将为您解答!

策划

时间胶囊

投稿

zhangjing3

dxy.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bl/95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