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说中医之金匮要略中风篇

每日一言

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一周一度的书说中医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风,敬请接收吧。

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

中风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基本病机则是由外邪侵袭、劳逸失度等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中医辨证将中风细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除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等主要表现外各有区别。

侯氏黑散

歌诀:侯氏黑散金匮方,归芎苓术牡干姜;辛防参桔芩矾桂,重用甘菊降压良。

组成:菊花四十分(一作三钱),白术、青防风(一作八分)各十分,桔梗八分(一作六分),黄芩五分(一作四分),细辛、干姜、人参、茯苓、当归、川芎、牡蛎(熬)、矾石、桂枝各三分(一作各二分二厘)。

用法: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每日一次(一作三次)。初服二十日,温酒调下,禁一切鱼肉大蒜等,常宜冷食,六十日止服。为积在腹中不下也,熟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功效:养肝,和气,祛风。

主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临床上用于脑梗死,气血亏虚,风邪人中,舌强不灵,肢体活动障碍。

禁忌:忌一切鱼、肉、大蒜、桃、李、雀肉、胡荽、舴酢物,孕妇忌服。

风引汤

歌诀:风引汤中黄姜龙,桂甘牡蛎寒滑石,赤石白石紫石膏,潜阳熄风益肝阴。

组成:大黄、干姜、龙骨各56克,桂枝42克,甘草、牡蛎各28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84克。

用法:上十二味,杵末粗筛,以韦囊盛之。每服6~9克,用井花水毫升,煮三沸,温服毫升。

功效:清热熄风,镇惊安神。

主治:癫痫、风瘫。突然仆卧倒地,筋脉拘急,两目上视,喉中痰鸣,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腻,脉滑者。

防己地黄汤

歌诀:防己地黄治发狂,桂枝甘草与防风,养心清热能定狂,服用加酒效相成。

组成: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克,生地黄60—克。

用法:上四味药,以酒毫升,渍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60克——克熬煮,蒸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功效:滋阴凉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友情小提示:本期所提到的方剂仅供参考,如读者朋友们需要食用,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之后食用哦~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bl/94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