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论坛导读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据统计,全球有大约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患者在中国。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万。年4月11日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即将到来,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是谁命名了“帕金森病”呢?谁命名了“帕金森病”呢?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的莎草纸、圣经和古希腊的盖伦书稿均有类似帕金森病症状的描述,我国的《黄帝内经素问》也曾对帕金森病症状及其治疗进行详细描述和记载,随后古代医学开始了漫长的摸索。莎草纸书中记载,公元前12世纪的一个国王,年老后出现口角不断的流涎,当代有学者怀疑,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最早记载。客观地说,仅凭口角流涎就推断为帕金森病有点牵强。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Parkinson)发表了《关于震颤麻痹的研究》,书中报道了6例患者:“患者出现不自主震颤性运动,肌肉力量减弱,部分患者在运动或有支撑的条件下震颤消失。患者伴有躯干前倾,走路时步态会变成小跑样,感觉和智能不受损伤。晚期,患者非常倦怠,整天嗜睡,可能有轻度的妄想。”在书中,他称这一疾病“就像一个恶魔,被它缠上的患者没有逃脱的希望”,当时他把这个疾病命名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的著作《关于震颤麻痹的研究》以及书中患者插图可以看出帕金森对于该病的描述与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基本吻合。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即痴呆也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詹姆斯·帕金森(James.Parkinson)的父亲--约翰·帕金森是他们家族四代外科医生兼药剂师的第一人。受到父亲的影响,詹姆斯·帕金森(James.Parkinson)很小就表现出对医学的兴趣。然而,这位在神经科学界闻名的前辈却不是神经内科医生,甚至不是正规科班出身,而只是子承父业,通过学徒和进修的方式当上了医生。帕金森的家乡及纪念牌匾詹姆斯·帕金森(James.Parkinson)最早系统地描述了这种疾病,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余年的历史。为引起人们对这种疾病的重视并纪念詹姆斯·帕金森(James.Parkinson)医生的杰出贡献,年起,他的生日4月11日被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年法国神经学家让-马丁·沙可(Jean-MartinCharcot)在研究多发性硬化和帕金森病时意外地发现,这两种疾病虽然主要表现都是“震颤”,其中却有微妙千秋。一种的震颤只发生于患肢运动时,静止不动就消失;另一种却持续于运动、静息始终。在这种微妙差别的基础上,沙可全面系统地描述了“震颤麻痹”的四项核心症状,并更名其为“帕金森病”,这一观点也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沙可还对帕金森病肌强直、肌无力、和运动迟缓这3个症状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注意到部分帕金森病出现肌肉过伸(后来被证实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这对帕金森病的认识理解起到了推动作用。命名大师Charcot:无论你是哪个专科的医生,都会觉得Charcot的名字有点眼熟。因为沙可曾发现、命名或研究过的疾病,远不止帕金森病、渐冻症两种,他还命名了一大堆各个系统、症状千奇百怪的疾病。现代医学中还有不少名词是以沙可Charcot的人名命名的:
1.Charcot-Marie-Tooth病(CMT):这个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性疾病(HMSN)和腓骨肌萎缩症(PMA),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足部畸形等。
2.Charcot三主征:多发性硬化的三联征,包括眼球震颤、意向震颤和吟诗样断续语言等表现。
3.Charcot病:即脊髓索性侧索硬化(ALS),脊髓侧索的损害会导致慢性进展性瘫痪和肌肉挛缩(无肌肉萎缩),而脊髓前角的损害同样会导致肌肉瘫痪,但并无挛缩(有肌肉萎缩)。
4.Charcot关节炎:脊髓痨的患者会出现关节内尖锐而快速的疼痛,之后关节破坏,最终发展为共济失调。
5.Charcot三联征:即急性胆囊炎时出现的3种体征,包括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
6.Charcot-Bouchard动脉瘤:高血压患者在大脑中动脉分支内出现的微小动脉瘤。
7.Charcot-Leyden结晶: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患者体内嗜酸细胞的崩解产物。
8.Charcot肝病性间歇热:肝病患者晚期出现的间歇疼痛、发热、黄疸和体重下降。
9.Charcot-Willbrand综合征:由于大脑局部损伤造成视觉记忆缺陷,梦境丧失。基于沙可对神经科的贡献被业内誉为“神经疾病领域的拿破仑”。除此之外,沙可最著名的成就是在癔症和催眠术上。他对癔症的观察、研究倾注了相当大的经历,发表了多篇论文。沙可提出癔症和癫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最开始他认为癔症是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后来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沙可认为,容易被催眠是癔症的特征之一,并且尝试通过催眠治疗癔症,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目前有许多药物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还都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还是治标不治本,仍然是不能彻底治愈病人达到根治的目的。中西医药物及手术方法仍然停留在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状况层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帕金森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产生机理的不断清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肯定会找到更佳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彻底攻克帕金森病将成为现实。精彩阅读
做一个快乐的帕金森患者的秘诀!
帕金森病的补充和替代疗法(CAM)
研究前沿扣带回癫痫(cingulateepilepsy,CE)警惕“鼾声四起”背后暗藏杀机个人幸福感与职业倦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