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这两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率是非常高的。的确,腰痛已经成为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据统计84%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背痛历史。可见腰痛是影响很多人生活品质的罪魁祸首。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腰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要明确一下,“腰痛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症状。腰痛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的原因已被熟知,但也有一部分未能被人们所了解。
腰痛常见原因
腰痛常见的病因可以分为四类:
①由腰椎脊柱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如扭伤、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肌肉痉挛等;
②由腰椎管内的脊髓或脊神经病变引起,如脊髓、脊神经的肿瘤或炎性病变;
③由内脏器官的病变所引起,比如女性盆腔的器官病变、子宫及卵巢的炎症、肿瘤、异位妊娠等,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腰痛和腰部的坠胀感;
④由精神因素引起,比如癔病患者可以腰疼为主诉,但是客观检查并没有特殊的异常。
既然这么多状况都可以导致腰痛,那么出现腰痛时,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腰痛是怎么发生的,有无扭伤史,腰部有没有受凉、受潮等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待腰痛不要大意,医院进一步检查,以免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
以上为大家列举了众多导致腰痛的原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引起腰痛的一大常见因素——腰椎病:
什么是腰椎病?
腰痛常由腰椎病引起,医学上所讲的腰椎病是一个总括性术语,用来描述脊椎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疼痛等症状。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腰椎结核、腰椎肿瘤、风寒湿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颈椎病”等诸多疾患。
腰椎病引起腰痛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其疼痛的同时还有一些伴随症状。比如腰间盘突出症可以伴随坐骨神经痛;下肢大腿或小腿的麻木、疼痛;肌肉瘫痪,如足下垂,足拇指背伸无力;马尾综合征,如会阴区麻木,二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而且在病人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滑脱则伴有间歇踱行与双下肢麻木、发凉,同时也伴有下肢的肌肉瘫痪,大腿与小腿外侧的麻木。
再有就是腰椎结核,该病由于结核病菌的侵蚀,使病人在腰痛的同时,还出现了腰部强直,不能弯腰拾东西,腰疼较为剧烈,并且还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结核菌毒素中毒的表现。
有过腰痛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话“腰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可见腰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腰椎病为什么会导致腰痛呢?
腰椎病为什么会导致腰痛?
腰椎病不是一种医学诊断,而是一个总括性术语,用于描述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相关的症状,在了解这样一个前提后,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几种常见类型的腰椎病是怎样引起疼痛的吧~
首先,这是我们的骨骼系统,后背中间的贯穿躯干的就是脊柱,下面的几节是腰椎,问题就出现在那里~
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由脊椎关节炎引起的。脊椎关节炎主要影响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是每个椎板后面成对的关节(图中粉红色部分)。
当关节突关节软骨因为退行性变化而受损甚至消失时,关节内的骨头就会相互磨擦并且活动能力受限。这种摩擦会导致骨赘或骨刺的形成,如果它们刺激压迫周围的脊神经、肌肉或韧带,就会引起疼痛。
椎体间的小关节(可以理解为骨头和骨头的结合处)问题可导致腰椎滑脱,即一节椎体向前滑过下一节椎体。这种滑脱会导致坐骨神经的神经根受压,疼痛从背部一直延伸到臀部和腿部,通常称为坐骨神经痛。
但是腰椎滑脱并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椎体前移会导致椎管狭窄进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椎管狭窄也可引起腰痛。椎管狭窄时,脊神经根在经过椎间孔时受到压迫。椎间孔是每个椎体两侧的开口。这种神经压迫可能是由于骨刺侵犯了椎间孔区域造成的。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即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也可以引起疼痛,此时椎间盘开始变薄,失去水分,并分解。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引起的疼痛可源于椎间盘本身,也可源于脊柱生物力学的改变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均是导致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它们在临床上是具有一定联系而又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我们常常对这两种病“傻傻分不清”但由于对腰间盘突出症和腰稚管狭窄症的治疗及愈后均有明显不同,因此对两者的诊断必须区分。下面我就带大家看一下这两者的异同,以及怎样通过自己的症状对二者进行初步区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傻傻分不清?
同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均有间盘退变突出或膨出。腰椎间盘突出的后果也是导致腰椎管容积空间减少。
异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不单纯是间盘改变,而且还有关节突、韧带等其他结构的退变、老化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容纳马尾神经和神经根的腰椎管空间狭窄而致神经受压出现症状,腰椎管狭窄一般为多个节段的狭窄,它的病程一般也较腰间盘突出症为长。
如何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区分?
腰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在临床上主要表现腰腿痛,腿疼以下肢放射性疼痛(串痛)为主。
而腰椎管狭窄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很少有下肢放射痛,其典型表现是间歇性跛行,即当病人直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下肢即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感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而蹲下或以其他姿势休息片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这一类患者往往可以骑自行车长途跋涉却没有腰部不适。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或者治疗的朋友
请联系下方专业人士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