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是什么呢?
请输入
在日常生活中,走路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常见且必要的,但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走得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走路时大家的动作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些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对于步态进行的一定了解,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
步态是指人体行走时的姿势,包括步行和跑两种状态,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指走路时所表现的形态,及走路所有的动作。
正常的步态依靠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的协调工作而进行的,如果脑、脊髓、周围神经、肌肉、韧带、骨骼、关节中任一因素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各因素间的协调与平衡受到损害,那么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行走困难,表现出不同于平常的步态即异常步态。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对步态的分析主要用以评定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的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并评定步态矫治的效果;同时,这些知识对于日常的了解拓展也是很有利的。
正常步态?
异常步态!
01
正常步态
正常步态即在正常情况下人们行走时的状态,正常人行走时有一定的规律、步态模式和特征,具有稳定性、周期性、方向性、协调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当疾病发生时步态特征可有明显的改变。
正常步态由步长,步幅,步宽,足偏角,步频,步速这些基本参数以及步行周期构成。
步长是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对侧足跟着地时所通过的纵向直线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步长的个体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即腿长愈长,步长愈大。正常人平地行走时,步长约为50~80cm,左右侧步长及时间基本相等,若左右步长明显不一致则是异常步态的表现。
步幅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通过的纵向直线距离称为步幅,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之和;
步宽是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健全人约为(8±3.5)cm,步宽愈窄,行走的稳定性愈差。
足偏角是在行走中人体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足偏角,正常人约为6.75°。
步频是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称为步频或步调,正常人步频大约是95~步/分钟,男性平均为(.2±8.9)步/分钟,女性平均为(.4±8.0)步/分钟,双人并肩行走时,短腿者步频一般大于长腿者。
步速是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常人通常行走的速度约为65~95m/min。
步行周期
指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时间,单位为秒,一般成人的步行周期约为1~1.32秒,每一侧下肢有其各自的步行周期,每一个步行周期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两个阶段。
02
异常步态
异常步态大多因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等异常而出现多样的动作形态上的不同,这些不同对某些特定疾病具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做出诊断,对一些不典型步态,则必须作细致检查,通过分析综合,对诊断亦有一定的帮助。
这些异常步态常见的大致上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中枢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偏瘫步态,脑瘫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
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股四头肌步态,胫前肌步态,腓肠肌步态。
三、骨关节疾患所致异常步态:疼痛步态,关节挛缩或强直步态,短腿步态,假肢步态,平足,老年步态。
四、其他异常步态:奇异步态,癔病步态。
具体可见该视频演示:
接下来介绍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异常步态。
偏瘫步态是指脑卒中后所导致的偏瘫患者由于受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影响,骨盆后缩、髋关节伸展内旋、膝关节伸展、足内翻、跖屈,行走时因患侧膝关节不能充分屈曲,患者为将偏瘫侧向前迈步而出现提髋、下肢外旋外展,使患侧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而将患侧下肢回旋向前迈出,故又称为“划圈步态”,如图。
同时,行走时因足背屈受限而缺乏足跟着地与蹬离动作,使用前足甚至足外缘着地,导致迈步相活动范围减小,患侧足下垂内翻。严重者在行走时上肢不能前后摆动,且肩内收屈曲,肘、腕、指骨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表现为典型的偏瘫步态。
脑瘫步态
请输入
马蹄内翻足常见于脑瘫患者,其足部畸形特点是:①马蹄样足下垂;②足内翻;③足前部内收、跖屈;④学龄期后患者多伴有胫骨内旋;⑤通常足下垂合并有跟腱挛缩,而足前部跖屈,且常合并有跖筋膜挛缩和高弓足畸形。
蹲位步态最常见于脑瘫患者。由于腘绳肌痉挛,或髋屈肌痉挛、跖屈肌无力、跟腱痉挛等原因,使得患者支撑相髋内收和内旋,膝关节过度屈曲,同时足呈马蹄形,足趾外展。
剪刀步态脑瘫患者由于髋内收肌张力过高,双膝内侧常并拢状,行走时,双足尖(相对或分开)点地,交叉前行,呈剪刀状。
舞蹈步态为双下肢大关节的快速、无目的、不对称的运动,多见于四肢肌张力均增高的脑瘫患者。
老年步态因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等的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步行能力也逐渐降低,主要表现为步行速度减慢、关节活动范围减少、步幅缩短。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如视觉、位置觉、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膝、髋关节的力和能量的变化在老年人也呈低下状态。
今天的有关步态的小章节就到这里了,步态对于我们的外形以及日常活动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时既要全面地检查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脊柱是否有侧弯、头颈的活动等,也要检查与行走有关部位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肢体长度和周径(围度)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
参考书目——《康复评定学》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