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它开始于JohnBuck的“画树测验”。JohnBuck于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而动态屋、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在年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屋、树及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小/百/科
“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试。总而言之,“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疗作用。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HTP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N.Buck()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六十年代,日本引进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患者。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这就是统合型HTP测验—SyntheticHouse-Tree-PersonTechnique。
“房树人测验”是非言语性的,主要描绘的是画,它涉及到被测者人格特征中的感受性、成熟性、灵活性、效率性和综合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甚至还涉及到人的智力性。
适用范围
1.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
2.它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以此筛选出群体中不良者。
3.它还可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
4.此外还可用于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之一。
5.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优点
1.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
2.能初步了解被测者的智力水平,而不象WAIS测验那样有诸多局限性,并且不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
3.再度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有得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
测
试
流
程
1.测试前的准备:准备测验纸、A4纸,没有橡皮胶的铅笔一枝(2B)。
2.要求:
(1)画好的线条不可用橡皮胶擦掉,但可以重画;
(2)画完一部份或整幅图画后,不得重画;
(3)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必须有房子、树、人;
(4)画人的时侯,不可以画火柴人;
(5)画图时不可用尺子;
(6)构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
“请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要求你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没有限制,也允许涂改;画完后请你写上自己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在测验的过程中,要求测验者进行以下记录:首先要记下描画时间,指导语结束后到被测者开始描画的时间,一幅画画完所需时间等。其次,对于被测者在描绘房、树木、人时要正确的记录画面部分的顺序,如先画房顶、然后画墙壁、再画门、窗等。
11
月
21
日
周
三
1、顺序:
正常顺序为H:屋顶—墙—门—窗。
T:树干—冠—根。
P:头—面部—躯体—手—脚。
顺序混乱往往说明被试者1精神发育迟滞;
2情绪障碍、兴奋、无计划;
3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精神分裂症;
4图形综合不能,脑器质性障碍;
5轻率任性;
6无决断力、不安,有关反复抹消的部分,提示多存在心理冲突问题。
2、远近感:
1画面远近适当的存在:提示具有适切的调动感、现实感、冷静性、计划性。
2画面过分远离:提示回避现实,或过度批判的,焦虑不安,自卑感。
3画面无远近感:缺乏调整力,只看到问题表面,心理水平未成熟。
3、位置: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义。
1、中心画——成人提示内在的不安感,努力维持内心的平衡,控制自我,儿童具有自我中心,可塑性差,不能客观地认识环境。
2、左侧画——感情世界,过去的生活,内在生活,自我意识,女性化。
3、右侧画——理智世界,将来的生活,外在生活,客观意识,男性化。
4、上 部——目标远大,努力追求,在空想中寻求满足,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感,自我与他人保持距离,难以接近,乐观。
5、下 部——感到自我现实的确定的目标,失败感,不安感,非协调感,抑郁,具体的事物存在于身边才能安定的想法。
6、与画纸的一边相连接——对自己独立的行动感到不安,渴求得到依赖,支持的人。
7、转换画纸的方向——对外界的反抗态度,攻击的倾向。
4、线条:
长线条:自我控制性强,对行动控制得体。
短线条:易冲动、兴奋。
直线条:自我主张,攻击性,待人处事可塑性差。
不连贯线:敌意感。
园滑线:有关女性化,依赖性,不受束缚,健康,适应性比较好。
变向线:无自我见解,焦虑不安。
定向线:按既定目标奋斗,安定,有忍耐性。
不连接线:“—”自我崩溃,不安定,无忍耐性,失去与现实的接触,焦虑不安,无自信心。
5、擦消:
反复擦消:缺乏决断力,自信不足,不安,要求过高,追求完美。
部分反复擦消:对这部分强烈冲突、潜意识中的不安。
6、详细性:
描绘详细:对日常生活中实际的、具体的意识、关心自我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