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

1.精神疾病:指在各种生物、社会等有害因素的不利影响下,大脑功能出现紊乱,表现为精神活动失常,是脑功能失常的总称。分为精神病,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

2.严重精神障碍: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物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与精神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

1.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中的几个常见病症,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及某些型的精神发育迟缓等均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

2.素质因素: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与躯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背景等之间的联系。

4.年龄与性别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时期,45-50岁的更年期所特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精神病,癔病一般多见于女性。

三、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

1、性格改变:如活波、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

2、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回避社交,无故自笑等。

3、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湎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5、行为怪异: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长时间呆坐镜前端详自己等。

6、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过度强调自己头痛、失眠、易疲劳等。

四、如何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与防治

1、预防胜于治疗。

2、消除偏见,使全社会都能够同情、理解、关爱他们。

3、保证所有精神病患者得到应有的医疗照顾,包括药物供应。

4、让精神病患者得到心理、生理、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康复服务。

5、消除紧张症状,保持正常的精神活动,减少或消除复发。

6、增强信心,以恰当的态度适应社会,尽早回归正常社会。

五、精神疾病的预防

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

1.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二级防治的目的是降低精神疾病的危害;

三级防治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

2.一级预防主要是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

二级防治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降低危害。

三级防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减少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促进康复、防止疾病复发。

相关阅读:

高血压防治知识

华池县也启动“五证合一”等改革措施啦,你们知道在哪儿办理吗?

好消息!甘肃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实现32省份直接结算你关心的都在这!

来源:华池县疾控中心

魅力华池HCmeilihuachi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中科白癜风寒假感恩回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bl/49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