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颅脑损伤,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车祸、高空坠落、高空坠物等场景。然而,你是否知道,颅脑损伤发生率也可能与季节有关!
”▼
近期,包括上海在内,全国多个省市遭遇寒潮袭击。骤降的温度、臃肿的衣物、积雪湿滑的路面……一不留神,这些都会成为跌跤摔倒等意外发生的隐患。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冬季易发颅脑损伤的高危人群。
合肥公交站台垮塌,雪地上血迹斑斑
▼
寒潮惹祸伤亡事故大幅增加
来自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的报道,近期的暴雪让扬州、镇江、常州、徐州等地看跌打损伤的病人爆棚了。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群体。医院为例,一天时间就收治了一百多名跌打损伤患者,比平时增加了六七倍。其中骨折病人三十多位,还有不少头部受伤患者。
而在安徽合肥,年初的一场大雪将多个公交站压垮,造成1人死亡20多人受伤。医院向媒体透露,当天该院接到20多名伤员,主要是头部外伤、脑外伤、腰腿部外伤等,其中2人住院治疗。
摔倒是老人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
为何冬天老年人更易发颅脑损伤
不难发现,除了突发意外,在冬季跌倒摔跤是导致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潘仁龙主任介绍,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
另外,冬季人们通常穿得比较臃肿,行动不便。再加上冬季人体骨骼僵硬脆弱,人们的动作灵活性、身体协调性都受到影响,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损伤。
据现代金报报道,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万老年人发生跌倒。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排名第四位的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居首位。老年人跌倒可致骨折、颅脑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而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功能不可避免有所退化,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不稳,在冬天发生跌倒的危险性会显著增加。
昏迷、头痛等是颅脑损伤的典型症状
▼
颅脑损伤有何症状
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病人抢救,及后遗症处理有独特救治经验的潘仁龙主任告诉笔者,根据病情轻重,颅脑损伤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等。昏迷是反映颅脑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
除了昏迷外,颅脑损伤的症状还有:
1、头痛:头部软组织损伤,骨折、颅内出血、脑血管功能紊乱及颅内压增高或减低;
2、呕吐:常由颅内出血刺激迷走神经或前庭系统及颅内压力增高所致;
3、瞳孔:多一大一小,或光反应差等,观察变化,对于病情和预后的估计都有很大价值;
4、眼球位置和运动:同向凝视或运动受限等;
5、肢体活动障碍:单瘫、偏瘫;
6、截瘫、癫痫发作;
7、生命体征变化,颅脑损伤短时间内可出现脉搏慢、血压低、呼吸慢,多表示损伤严重;
8、颈强直等颈部不良反应;
9、外伤性神经症:伤后可出现癔病性反应,木僵状态或癫痫样发作等。
老人摔伤头部切不可冒失,严重时需现场急救
▼
发生颅脑损伤如何急救
潘仁龙建议,老年人因摔倒等发生颅脑损伤的,当然应当尽快送医救治。而在场人员和家属,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按以下步骤进行简单急救。
1、在场人员应注意受伤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开放伤口出血情况、肢体是否能活动、有无呕吐和抽搐等现象;
2、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用现有物品(衣服、布料等)采取加压包扎止血,如无包扎物用手暂时压迫伤口也可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或用手挤压病人气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咯出。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托起,暂时使呼吸道通畅;或将病人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4、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如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在现场可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在送医转运过程中,应选择路面平坦质量好的公路,病人宜采取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脉搏、呼吸等体征变化。
潘仁龙表示,颅脑损伤病人属于突然发病,病情急而危重,变化迅速,因此进行有效合理的现场急救和及时稳妥的转运,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期编辑:布衣,小明
你可能还想看■神经外科疾病健康知识问答---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护理培训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与规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