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热水”如今已成为网络热梗,是年轻人嬉笑打闹的玩笑话。
但玩笑归玩笑,水的确在我们生活中占据很大比重。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人体正常代谢也与水密切相关。毫不夸张地说,人离开水,生命根本无法维持。
医学研究表明,每人每天饮水量不能低于ml。如今正值深秋,天气干燥,更需要补充水分。否则,长期饮水不足,易引发肾结石。
但也有不少人反应:一喝水就想跑厕所,明明刚上完厕所,喝口水,尿意又来;反观其他人,永远正襟危坐,即便喝很多水,也能坚持半天不进厕所门。
喝水频繁跑厕所,大家都怀疑是肾脏出现问题,真相究竟如何?
肾脏排泄,影响因素较多,一喝水就想上厕所,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
1.饮食问题
比如短期内大量喝水、吃西瓜等,身体进水量增加,肾脏代谢速度加快,尿量增多,人就会感到尿意,会频繁上厕所。
2.精神问题
大脑是控制排尿“枢纽”,人在过度紧绷状态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等受到强烈刺激,激素分泌剧增,会促使消化器官、排泄器官加速蠕动;控制排泄的神经中枢,会将排尿信号传回大脑,大脑下达指令,尿意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人一紧张就想上厕所”。
3.生理问题
一方面表现为膀胱小、敏感度高,人体生理结构复杂,不同人体质不同,其膀胱大小也有区别。相关研究证明,男性膀胱大于女性膀胱,跑厕所频率明显低于女性;
有部分人群膀胱较为敏感,表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此类人群,就算是喝一口水,排泄系统代谢产生一点尿液,膀胱就会受到刺激,产生尿意。
4.喝水太少
你可能会问,水都不喝怎么会跑厕所?
人体代谢十分神奇,喝水不足,身体得不到水分补充,就会给大脑“打小报告”,导致体内尿酸含量剧增,刺激膀胱产生尿意。身体这些“小心机”,是在提醒你,该补水了。
病理性尿频
喝水频繁上厕所,除生理性因素外,也要考虑肾脏疾病。
1、肾脏功能弱者爱跑厕所
肾脏主要作用于人体代谢,参与排泄,通过尿液等将代谢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肾脏功能强,能够维持长时间代谢,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开闸放水”;而肾脏功能弱者,代谢能力差,只能选择阶段性代谢,能排一点是一点,所以跑厕所成为常态。
2、其他病理性尿频
①炎症刺激:膀胱炎症,尿意中枢始终兴奋,频繁向大脑发出排尿信号,导致尿意增加。临床病症有: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外阴炎等。
②尿路不通畅:一般表现为尿结石。
③膀胱容量减少:多为膀胱占位性病变、子宫压迫等,膀胱容量变小,尿量储存下降,尿意频繁。
④神经性尿频:多发于精神紧张或癔病患者,表现为尿频、尿痛。
特别提醒:
要多喝水,水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行重要介质。饮水量每天不能低于ml,足量水分能够促进身体内循环,排出代谢垃圾,保证身体健康,不喝水易引发尿结石等尿路感染疾病。
不能长时间憋尿,正常排尿是生理反应,不能因为尴尬,就坚持憋尿拒绝跑厕所。该行为会影响肾脏与膀胱,引发各类炎症,得不偿失。
总结:频繁跑厕所原因多种多样,不必恐慌。如果身体表现出明显不适,需要及时就医,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