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这些年我识破的“骗局”
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疾患的老人通常缺乏自知力和判断力,由于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或把不存在的事情信以为真,会以各种的异常行为传达身体或心理的问题。
今天,吕大夫就回顾一下从医过程中那些曾经险些“上了的当“。喘不上气的怪病
这位阿姨来住院是因为自我感觉憋气,厉害得要命,一宿一宿地睡不好觉。曾经在外面看病,发现长了甲状腺结节,甚至打算手术切掉这个可能“卡住脖子”的东西。
为阿姨全面检查后我们判断她的甲状腺结节不至于阻塞气道,又没有发现心脏、肺部或别的地方有问题,化验也是正常的。
那么是何原因导致阿姨憋气这么重,甚至在楼道里都能听见她一口一口喘粗气的声音呢?
我们叫来老伴详细询问阿姨的生平经历和发病过程,发现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感觉“喘不上气、憋得要命了”。
阿姨从小在村子里长大,没什么文化,对民间迷信的说法很当真,比如认为蛇是神灵的动物,一旦冲撞了就会有霉运。
十几岁的时候她有次出门赶上内急,周围没有厕所,于是钻进庄稼地里小便,正巧看见一条蛇从身边蹿过。打那儿起有好一阵说愣神就愣神,说肚子疼就肚子疼。看了好多医生,最后是一位“神医”用叫不上名字来的土方给治好的。
三四十岁时家里盖房子,上大梁那天老伴发现地上有一条蛇,就用木棍挑出去给扔了。这个情景被阿姨看见,此后出现胸闷、憋气、说胡话。
他们最终又找到一位“神医”,那神医当着阿姨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大字,又用字纸包起几个铜钱,一边攥着摇晃、一边闭目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猛地把手里的纸包扔出窗外喊道“去吧”。跟阿姨说,你没事了!后来竟真的好了。
而这一次呢,赶上过年,一家人去地里上坟,烧纸的时候无意中又看到一条蛇,火光一亮那蛇呲溜就爬走了。回家的路上阿姨就开始愣神,嘟囔说对蛇不敬恐怕要有麻烦了。
果然第二天她就开始感觉被什么东西卡住了脖子、憋得要命......。但医院,民间的“神医”没处寻了。
听完这些故事,我们心里有谱了,阿姨的情况不能排除是“癔病”,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对这种病,恰当的暗示治疗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前两次所谓的神医凑效,很可能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于是,这一次我决定自己试着扮演一下“神医”。
查房的时候,我故意自信而且大声地说,我们有一种好药,俗称“神水”,吃了它保证药到病除。阿姨吃了这种无色无味的“神水”,没几天果真喘气顺畅,平平安安地回家了,哪里还用得着手术!武器事件
那日办公室传来轻轻的、谨慎的敲门声,打开一看是新入院的老爷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老爷爷退休前是一位地理学家,即使住院了也经常表现出关心大众、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都很尊敬他。
老爷爷郑重地压低声音说:“吕大夫,我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只能告诉你一个人,千万不要跟同屋的人说是我告的密。”
看他那严肃的样子,相信他是“深思熟虑”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来找我,我只能同样严肃地答应。
接下来他“揭发”道,同屋的老头儿说自己有两把枪,一把藏在外地表姐家,一把则压在自个枕头底下。
我立刻明白了!
同屋的另一位老人家年轻时从事物理研究工作,参与过武器研发。岁数大了存在认知障碍后时不时出现时空错乱和虚构,今天说自己有枪,明天说要爆炸弹。
这些自然属言不符实,既没什么实际的危害,也没有特效药可以消除症状,平常引导他转移话题也就过去了。
但是新入院的老爷爷对此信以为真,生怕这些武器伤着谁,一贯的正义感促使他来向“组织”汇报这个险情。
您猜这件事后来怎么解决的?对了!换一个房间,把一个说另一个信的两位老人调开就没事了。方格子“皮疹”
多年前,有天值班时突被保姆召唤:“吕大夫,请看看赵阿姨,身上起了疹子,跟花纹似的......”
赶紧跑到患者床头,真的发现她右腿外侧呈现出形态奇特的红色斑点。
整体看去这些斑斑驳驳的小点子大体遵循格子形的分布,不符合任何人体生理结构的特征,这可是前所未见的怪病啊!
无意中我瞥了一眼阿姨睡的床单,不禁眼前一亮:这床单的图案跟她身上“疹子”的图形看着怎么那么像?
我马上让保姆拿来湿毛巾擦了擦,您猜怎么着?阿姨身上的花纹消退了,毛巾变红了!
医院病房的床单不好看,让儿子带了一条新的花格子床单,可惜染色工艺不过关,出汗以后复印到了身体上。
哈哈,当个好大夫只背书是不够的,还得有必不可少的生活经验和福尔摩斯的火眼金睛啊。尿不湿沉甸甸,还能尿潴留?
这个故事之前讲过,有一位认知障碍老人反常地烦躁不安,家人以为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症状发作,又开始闹了,就自行加量了原本只晚上吃的镇静安眠药物。
不料情况非但没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老人不停地在床上扭动,痛苦不堪的样子,连心率和血压都居高不下。
接诊后我们赶紧给老人详细查体,发现她的小肚子圆鼓鼓的,摸上去跟打足了气的篮球差不多。根据经验判断极有可能是尿潴留,就是太多尿憋在膀胱里了。
但是老伴十分肯定地说:“她每天都有尿啊,连纸尿裤都是湿漉漉、沉甸甸的。不可能有尿出不来!”
但我们仍然为老人导了尿,随着尿液缓缓放出,肚子上那个小篮球一样的鼓包慢慢消失了。这个时候,老人终于安静下来,很疲倦的样子,睡了个几天都没有的好觉。
其实即使有尿流出也不能排除尿潴留。当膀胱内积存的尿液超过-ml(相当于两瓶矿泉水的体积)时,有可能因膀胱充盈压力太大而溢出,甚至膀胱破裂。
虽然老伴说了患者每天都有尿,幸亏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第一时间试行导尿,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升不上去的甲状腺功能
这位阿姨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寡医院,除此之外,多年来她还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按说甲状腺功能减退是老年人常见病,并不难治,只要补充甲状腺素片,定期检测将甲状腺功能维持在合适的水平就行了。
可是这位阿姨带来的资料显示,她每天服用大量的甲状腺素片,但甲状腺功能还是没能达标。
于是我们问她儿子,阿姨之前是不是坚持定期复诊了,得到的答复是绝对按时去看病,照医生的处方拿的药。
我们又追问回家后有没有遵从医嘱服药,儿子仔细想了想说这就不能保证了。之前是身体相对健康的父亲叮嘱母亲服药,而这半年父亲的记性也越来越不好,已经因为脑子不清医院。
接下来我们没有按照她以往处方上的大剂量,而是根据常规从比较小的剂量开始加药,护士亲自喂药盯着老人服下去。很快老人的甲状腺功能就保持得很理想,所需剂量只有原处方上的三分之一。
我们庆幸没有沿用之前家属所给的处方剂量,避免了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后果。温
馨
提
示
对待此类特殊的老人和缺乏专业知识的家属,需要临床工作者格外细致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了解既往经历、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用心地全面综合分析,练就超人的本事去识破这些并非故意的“骗局”。
只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解决患者的痛苦。作为医务人员,您上过病人的“当”吗?作为家属或患者,您误导过医生吗?大家同心合力、携手破案,才能找到病因元凶啊!
这些年,我“骗”过的患者
活人能不能被尿憋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