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与精神障碍起病相关

精神病性体验(psychotic-likeexperiences,PLEs)是在精神障碍相关症状尚未完全显现时出现的一类精神障碍阳性症状。PLEs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少见,研究指出,9-12岁群体PLEs发病率可达17%,13-18岁群体PLEs发病率则可达7.5%。

诸多研究认为,青少年期PLEs提示成年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尤其在PLEs发生后2-5年,更是精神障碍的发生高风险期。促使PLEs过渡为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多种,诸如:创伤、大麻暴露史、家族遗传的高基因易感性、以及PLEs本身的临床特征,包括病情的发生、进展、迁延等。

既往研究对PLEs究竟如何过渡至后期相关精神障碍的临床发展轨迹的探究并不深入,所得结论也无法较好解释PLEs与后期相关精神障碍发生的确切关联。在这一背景下,来自我国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科的张博士进行了一项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年7月的theJournalofClinicalPsychiatry中。

研究在年至年期间使用心理体验社区量表(CommunityAssessmentofPsychicExperience,CAPE)和创伤史问卷(theTraumaHistoryQuestionnaire)对名青少年做了调查,相关精神障碍诊断基于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MINI-internationalNeuropsychiatricInterview,M.I.N.I.)。研究基于增长混合模型以靶定典型PLEs发展轨迹,并使用回归分析的办法探究不同PLEs轨迹与精神障碍间的关系。

研究最终靶定两种PLEs发展轨迹,一种主要以相对稳定的PLEs低水平发病频次为显著特征,另一种则是以逐渐增加的发病频次为其主要特征。两种PLEs发病轨迹患者组的后期精神障碍发生率分别为:频次递增组3.39%,稳定低频次组1.28%。

研究发现,频次递增组相较于稳定低频次组有发展为精神障碍的更高风险,其中,频次递增组发展为任一种精神障碍的OR值为2.7(95%CI=[1.56,4.66]),发展为精神病性障碍的OR值为22.14(95%CI=[2.30,.25]),发展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OR值为2.28(95%CI=[1.27,4.10])。

此外,研究还报告了可能导致PLEs向任一种精神障碍过渡的危险因素的具体风险,其中儿童期创伤暴露OR=1.17(95%CI=[1.01,1.36]),离异OR=2.86(95%CI=[1.24,6.61]),少数族裔OR=2.91(95%CI=[1.18,7.20])。

研究提示,发病频次递增型的PLEs患者群组较易于后期发展为精神障碍,上述报告指出的几类危险因素也可增加患者后期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该研究结果为未来预防PLEs向相关精神障碍过渡提供了可能靶点,在确定PLEs患者属何轨迹类型后,着重对这些靶点进行早期干预或可延缓过渡进程或直接防止后期精神障碍的发生。

题图

站酷海洛

编辑

Rabbit

欢迎投稿

tuziwangya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yx/76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