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学习好?这个其实并不能画等号。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杭州城北某小学上三年级的小娟(化名),智商高达,比平均值多出了30,已属于很优秀水平,但学习成绩总是稳稳地处于全班中下水平,父母看着却只能干着急。开学后不久,医院新开出了学习困难咨询门诊,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女儿去了
“一般来我们门诊的孩子都特别活跃,有踩着滑板到处溜达的,甚至还有在地上打滚吵闹的,相比之下,小娟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她都安静地坐着,交流时显得大方得体,绝对是大家心目中那种文静乖乖女。”负责咨询的方医生说,据她父母介绍,小姑娘平日里在学校和在家都是这么安安静静,回家就做作业,有时间还会看点感兴趣的历史书,可她的成绩为何总是平平。
经过一系列的注意力、视听整合等专业的检查就,加上从老师和家长了解到的小姑娘日常表现,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孩子患有多动症。医生说,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因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学习成绩都不好。
小娟的父母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女儿明明安安静静的,怎么会是多动症呢?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多动症的学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动冲动型,三是前两者的混合型,后两者因在行为上外显,容易被大家识别,而第一种看起来虽不吵不闹,但其注意力却没集中在该做的事情上,脑子其实在神游,如此隐匿的多动不容易发现。关于多动症的判断标准,我们列举了以下几点:
1、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2、活动任性
1.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
3、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谈到这里,你可能会以为我们要谈论多动症的治疗,对不起,这块我们的建议是:医院诊断治疗。
多动症在生活中产生的原因
1、家庭背景不良
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经济层次较低,说明父母受教育少、不会教育孩子、不讲文明或简单粗暴,可以促成多动症的发生。
2、教育方式有问题
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法上弊病甚多,如管教不一致、经常打骂孩子、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比较娇惯、家庭不够和睦等。
3、多动症儿童在家庭中地位较低
据调查,在家庭中地位较低者,正常儿童仅占被调查对象的6%,而多动症儿童竟占37%。
4、遗传素质较差
多动症儿童同胞中被诊断为多动症、三代中有精神病的、母亲有癔病者及父母脾气急躁者均明显多于正常儿童。
附录:多动症评估表
《斯诺佩评估量表》简称SNAP-IV,主要用于筛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确定他们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他们的损害程度。通常是由临床医师根据家长/监护人或老师提供的信息来完成量表。临床医生在0-3之间的打分取决于家长/监护人或老师给出的答案。当评分人在1分与2分之间难以选择时,请就低选择1分。最后把每个问题的得分相加,再除以所有问题给予总分,就得出了此次评分。评分标准为总结成绩:0-1为正常1.1-1.5处于边缘,而1.6-2则为中度,2以上是严重。简单来说如果小孩在上述问题上得的汇总得分是1.67或以上的话,他们基本可以确定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来源:童程童美
版权声明:本平台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涉及版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相应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