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科普沙龙《你所不知道的歇斯底里症——从弗洛伊德之安娜·O案例说起》是在心声公益“星云计划”的支持下,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学生和复旦大学心声社共同承办。
『心声公益』是一个致力于精神卫生倡导、教育及发展工作的青年公益组织。并于年3月正式启动了“星云计划”——校园精神卫生组织能力建设项目。结合目前疫期时期的特征,星云计划联合多个高校精神卫生社团,开展了“疫情与我”线上系列活动月。本次沙龙为系列活动之一。
导
入
?..?~?.??.?~?..?当我们谈弗洛伊德,我们又能想起什么?
是“无意识”、“梦”、“本我-自我-超我”?还是“性”、“压抑”、“防御”、“移情”?……
这些词可能在脑海里被唤醒,
它们一个一个地蹦出来让你知道——
哦,你认识弗洛伊德
但它们像散落的拼图碎片一样无法拼接起来,可能其中还缺失着几块
也许你曾有这样的困惑:
虽然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很好奇
当打开耳熟能详的《癔症研究》
或《梦的解析》或其他书籍
却被晦涩的专业术语“友好地”劝退了
而在不久后的5月6日,
一堂精神分析理论的科普沙龙即将展开
欢迎你带着好奇和疑惑
和我们一起探索弗洛伊德
01
歇斯底里症
歇斯底里症(hysteria),亦译为癔症、癔病、协识脱离,相当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所称的脏躁。
作为精神性神经症之一种,其症状基于转换作用(conversion),特征为“缺乏行动与情绪控制,自觉有病、焦虑、感觉印象的效应增强,可有各种不同的失常现象”。
以下两个例子能让我们具体地了解歇斯底里症:
一个重病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终于入睡后,聚精会神地保持安静,以免闹醒孩子。正是出于这种意向,她却用舌头发出了“咔嗒”的嗓音。以后凡要她保持完全安静的场合下,就会重复这个嗓音;并由此发展为抽动,无论何时在她感到兴奋时,舌就会发出劈啪声,这现象持续多年。
一位极为理智的男子目睹兄弟在麻醉下强直的髋关节被松解。关节咔嚓一声松开之时,他感到自己的髋关节剧烈疼痛,并持续近一年。
关于病因,《癔症研究》是这样说的:
“无论哪种症状,其作为癔症的产物,虽然表面上是原发的、亦即原因不明的,但都被确切地归结到触发创伤。
癔症症状持续多年、而引发它的往往却是单一的事件。
相当常见的是,儿童期所发生的某一事件造成了一个或重或轻的症状,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久不消去。”
“癔症患者主要是遭受记忆恢复的痛苦。”
弗洛伊德早期将癔症现象归因于精神创伤和对创伤根深蒂固的记忆,这一思想在他与友人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得到系统阐发。该书最初于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尽的分析,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开端。
02
安娜·O案例
书中提到的患者安娜·O是癔症研究史上难以绕开的案例。
安娜·O原名BerthaPappnheim,年出生于维也纳上流社会的一个犹太家庭。
她教养良好,在成长过程中并未表现出神经症的体征,并且非常聪明,直觉敏锐,对事物的领悟力极强。
在渗透着清教徒思想的家庭生活中,她沉湎于被她称作“私人剧场”的白日梦,以发泄她过多的“心理活力和能量”。
安娜的父亲在她21岁时染上重病,并在不到一年后逝世。在竭力照顾父亲期间她的健康受损,罹患癔症,病程从年7月持续到年6月。此间布洛伊尔成为她的医师。
在逐渐恢复健康后,安娜在年与母亲定居法兰克福。此后她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和戏剧小品,热心于社会公益和女权运动,在当地颇有影响。年西德曾发行一枚印有她肖像的邮票以纪念其贡献。
↓↓↓↓
在患病期间,安娜经历了语言错乱、内斜视、视觉严重紊乱、挛缩等症状。
她身上出现了像是“两种人格”的分裂:
一种是正常状态,另一种是“失神”的精神错乱状态。后者常伴随精神症症状的幻觉(一种回忆性的再现)。
布洛伊尔注意到,当安娜在催眠状态下叙述出她的幻觉后,引发症状的原因得到分析,情绪得到宣泄,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换言之,安娜在这一过程中回忆起症状开始时的场景,通过对场景的口述,在事发当时淤积的情感得以被带入意识,而后被消除。
安娜自己称这种方法为“谈话疗法(talkingcure)”或“扫烟囱(chimney-sweeping)”。
正是在安娜·O案例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四年后开始对他的病人实施“催眠宣泄”法,由此也引发了精神分析治疗中一系列关于癔症与记忆的假设。
真实的安娜·O背后还有哪些事情?
歇斯底里症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知的?
精神分析对癔症的研究和治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5月6日“星云计划”的科普沙龙带你揭晓
03
主讲人简介
罗希
同济大学心理学系,精神分析方向硕士生;
自年开始精神分析的个人分析和理论学习。
04
活动信息
对象:对心理学/精神分析感兴趣的大学生
时间:年5月6日19:00-20:00
形式:线上ZOOM平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