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合用治疗癔症

张怀亮是河南中医院脑病四区主任,经典理论娴熟,临床经验丰富,除内科杂病外,还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皮肤及疼痛类疾病。笔者兹于此举“痹证”验案一则。

病例:王某,男,35岁,年7月15日初诊。

主诉:右踝疼痛半年多。

症状:半年前右踝内侧突起疼痛,尤其以右踝前侧为重,按之尤甚,行走时疼痛加剧,受凉时明显。医院诊断为“滑膜炎,右距骨坏死”,给予中西药物口服及外用膏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患者住院治疗仍无效,管床医师推荐来诊。

刻诊:右踝疼痛,稍感乏力,纳寐可,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便前腹痛,小便可,睡眠可,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滑。

辨证:肾精亏虚,寒湿阻络。治拟补肾填精,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选阳和汤加减。熟地黄30克,鹿角胶15克(烊化),麻黄6克,炒白芥子12克,肉桂3克,川牛膝15克,炙甘草10克。共7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自述服2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服完前方疼痛十减七八。现症见久行则足踝疼痛,口干,咽中少量黏液,大便不成形,每日一两次,便前腹痛,纳眠可,身有力,舌红苔黄,脉弦滑。守初诊方加炒白芍15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炒白术10克。共7剂,水煎服。

随访:出院前专程来告,现足踝轻微疼痛,基本不影响生活,大便成形,便前腹痛消失。

按:患者骨病半年之久,门诊及住院多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效果不显。张怀亮认为骨病日久,须从本论治。《素问·五脏生成篇》早已指出,“肾之合骨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初诊见患者足踝肿痛,天气变化及受凉易发,此属寒;大便黏腻不成形,此因湿。故本病以肾虚精亏为本,寒湿下注为标。初诊方以熟地黄、鹿角胶补肾填精;麻黄、肉桂散寒通络;白芥子化痰除湿;川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

复诊时,患者疼痛已大为好转,仍便前腹痛,大便次多不成形,辨证属水不涵木,肝气过盛,克伐脾土,加白芍、陈皮、防风,痛泻要方之意,以敛肝健脾,药后得安。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瀹跺ソ
鍖椾含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dongtong56.com/yzyf/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