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少府是手少阴心经的荥穴,五行属火。少即幼小,指手少阴经,府指聚集处,此穴为心经荥穴,脉气渐聚,故名少府。主治心悸,心痛,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胸痛,烦满少气,小便不利,遗尿,手小指拘急,掌中热,善惊,烦闷少气,目黄,口渴,咽干,肘腋挛急,小指不用,小指拘挛,皮肤瘙痒,善笑,悲恐善惊,小指挛痛,痈疡,疟疾,冠心病,癔病,肋间神经痛,臂神经痛,尿潴留,阴挺,阴痒,阴痛,阴道及阴部瘙痒症,月经过多等。
穴名解少即幼小,指手少阴经,府指聚集处,此穴为心经荥穴,脉气渐聚,故名少府。
本穴与劳宫为邻,同在掌握之中,犹宫中、府中也。通及心肾,能舒二经抑郁之气。为手足两少阴病之通达内府者,故名“少府”。
定位标准定位:少府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穴位解剖
少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掌筋膜、第四蚓状肌、第四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分布着来自尺神经的第四指掌侧总神经。手掌皮肤厚而坚韧,尺侧畔由尺神经的掌皮支分布。皮下组织致密,内含脂肪组织,并被由掌腱膜浅层发出的纤维束连向皮肤而分隔。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掌腱膜,在指浅、深屈肌尺侧两根肌腱之间,经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的尺侧,深进第四蚓状肌,再入第四掌骨间隙内的骨间肌。除指浅屈肌由正中神经支配外,其他诸肌均由尺神经深支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环指的浅、深屈肌腱与小指的浅、深屈肌腱之间→第四蚓状肌→第四骨间背侧肌。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尺神经掌侧皮支分布;深层有掌侧总神经、指掌侧总动脉和掌心动脉经过。
功效与作用少府有清心泻热,理气活络的作用。
少府有清心宁神,调气利湿作用。
少府有宁心安神之功,其治为烦满、悲、恐、胸中痛、阴挺、阴痒、遗尿、偏堕、太息、小便不利等症。
主治病证少府穴主治心悸,心痛,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胸痛,烦满少气,小便不利,遗尿,手小指拘急,掌中热,善惊,烦闷少气,目黄,口渴,咽干,肘腋挛急,小指不用,小指拘挛,皮肤瘙痒,善笑,悲恐善惊,小指挛痛,痈疡,疟疾,冠心病,癔病,肋间神经痛,臂神经痛,尿潴留,阴挺,阴痒,阴痛,阴道及阴部瘙痒症,月经过多等。
少府主要用于心胸及前阴疾患等:如心痛、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胸痛、烦闷少气、目黄、口渴、咽干、小便不利、遗尿、阴痛、阴痒、阴挺、肘腋挛急、小指不用、掌中热等。
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癔病,肋间神经痛,臂神经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及阴部瘙痒症,月经过多。
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
灸法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配伍少府穴配曲泽、郄门、间使治风湿性心脏病。
少府配神门、内关、心俞治心绞痛。
少府配蠡沟治阴痒。
少府配心俞,有清心泻火,镇痛止痒的作用,主治痈疡,阴肿,阴痒。
少府配内关,郄门,有宁神志,调心气的作用,主治悲恐善惊,心悸,胸痛,心绞痛。
少府配关元、三阴交,治疗遗尿、癃闭。
少府配内关、心俞,治心悸、脉结代。
少府配太溪、阴郄,治疗失眠。
按摩常用拇指指尖按压少府穴,每次3~5分钟,可调节脏腑、活血润肤。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舌卷不能言,善笑。
《备急千金要方》:主阴痛,实则挺长,寒热,阴暴痛,遗尿,偏虚则暴痒,气逆,卒疝,小便不利。主嗌中有气如息肉状。主数噫,恐悸,气不足。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痃疟久不愈,振寒,阴挺出,阴痒,阴痛,遗尿,偏坠,太息。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
《针灸大成》: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痎疟久不愈,振寒,阴挺出,阴痒阴痛,遗尿偏坠,小便不利,太息。
《类经图翼》:主治痎疟久不愈,振寒,阴痒阴痛,遗尿肠坠,小便不利。
推荐阅读
很多怪病都是痰湿引发的,此文把痰湿说得一清二楚
中医辨证断病口诀汇总,中医入门,从记住这些口决开始
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建议收藏!
上热下寒证丨针刺取穴及手法的不传之秘
百病不侵的秘密!(原来这才是最好的养生)
常用经外奇穴汇总附:针灸配穴九则
干货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临床干货,用之捷效)
??一码不扫,
??何以扫天下?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