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火以明,光明所及,黑暗退散。
这就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内容。
01
看到、看清、看懂内心
某天,忽然想起某个“驱魔”电影里的情节。大概是一个天主教的传统,说是当神父能叫出某个地狱恶魔的名字,就能以主的名义驱逐他。当然,我对宗教是兴趣不大的,但这个桥段让我似乎看到了某个深刻的“隐喻”。
在五行针灸治疗,乃至所有对心神的治疗方法当中,都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看见即是疗愈”,“觉知导致改变”。什么意思呢?
人们改变自己内心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
内心的问题并不需要“解决”,只需要看到、看清、看懂……而“看到”本身就会带来“解决”。
比如,经常有人问我:我自卑怎么办?按我的习惯,凉拌……我们只需要不断看到、看清、看懂自己的自卑,慢慢就会发现自卑已然悄然散去。
当然这个过程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或者你可以借用某些方法、某个人、某件事……去透彻地看到、看清、看懂自己的自卑,它也就一次性散去个七七八八了。
在这个“驱魔”的隐喻当中:
心中种种“心魔”=来自地狱的魔鬼
叫出它的名字=看清、看到、看懂
以主的名义=生命的本源力量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情绪分化”的概念。就是小孩子成长到某个阶段,开始出现复杂的情绪。但孩子自己并不认识情绪,孩子嘛,表达情绪只有一种方式:哭。不高兴→哭,委屈→哭,生气→哭,孤独→哭……
这个时候父母有一个任务,就是命名孩子的情绪。“宝贝你是不是生气啦?是不是妈妈批评你害怕啦?是不是担心妈妈不要你啦?”经常会看到,一个精确的命名会很快平息孩子的情绪,这很考验父母的情商和耐心。
这个命名过程是漫长的,一个接一个。成年之后,我们仍有很多情绪是没有被命名过的。
案例1
填补“需要优越感”背后的空虚
今天有一个人来扎针,吧啦吧啦讲了一大堆她跟朋友之间的种种不愉快,我就问她,你是不是“见不得别人比你好?”她哭着哭着噗嗤就笑了,“对,好像就是见不得别人比我好……”
后来她又讲,我又问她,“你是不是需要优越感?”她说,“我忽然意识到真的是这样……”后来又聊了一些关于优越感与心里某些空虚的地方……她直接跟我说:“没等扎呢,我就觉得头不晕了,但是心里还有点堵。”我给她选了一个“丰隆+土原穴”,取意丰盛兴隆,填补“需要优越感”背后的空虚。
案例2
当你真的看懂了自己的心魔
前阵子一个同事来做治疗,几年前一场重病,因为身份的便利,很多大咖都出手帮他治疗,但一直没有完全康复。
治疗中,我在了解病因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他有一种很深厚的悲伤。我就问他这个悲伤是怎么回事?他给我讲了很多家里的事,各种不靠谱的人,不靠谱的事……
听完之后我的理解是,这不是一个人的悲伤,这背后是家族几代人悲伤。是一种没有被看到、没有被重视、郁不得志的悲伤,混杂着努力振兴门楣的使命感与压力,附带着强烈的自我牺牲,舍身取意的冲动。
我滴个乖乖……我当时就想,这哥们家也太惨了,怕是祖坟出问题了吧………海灵格有一个理论就是,代际重复。就是同样的心结、命运在几代人之间反复出现,这个大概就是中国人说的“家运”。
严格来说,家运这个玩意不是大夫该管的事……当时我还跟他说,你这个事怕不是医学能解决的得了的,毕竟那么多大咖出手,我心里也是没底的。(我觉得他的病,不是单纯的病,是被一大堆的家务、情感、未来拉扯所导致)
当时做了一个祛邪(祛散一些相对浅到广泛弥散在身体里的浊气),夫妻不和(针对那种深厚的无力与悲凉),金的原穴。
日子一晃过了一个多月吧,再次给这个哥们扎针,他告诉我他的悲切好了九成,身体的恢复速度也开始明显加速,跟家人的牵绊也明显减少。
同一天,有一共同的熟人跟我说:“那个哥们最近是咋滴了?貌似有很大变化,貌似整个人活了,有笑容了。”至此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点:
当一个人真的看懂了自己的心魔,生命的本源之力就会将它清理。
02
改变来自于看见
前几天我还跟海灵格的一名资深弟子请教这个事,虽然她并不熟悉“家排”以外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达成一个重要的共识:改变(或者叫清理)来自于看见。
在五行针灸这条路上,学习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给了我非常非常大的启发。这种启发与方法无关,更多的是帮我更深刻地看到、看清、看懂一些重要的命题,比如人、命运、家族、死亡、爱……
这一点,在中医上称之为“君火以明”,即用心观照。观照二字,很难用其他更熟悉的词汇替代。这个词,也是其中要点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经常有人问我,看到自己自卑怎么办?会不会沉浸其中,越陷越深?看到自己的恐惧会不会越来强化自己的恐惧?
案例1
陷入自卑or穿越自卑
某日,有一患者说,她很怨恨自己的父母,发了脾气又觉得不应该,总是纠结在这两种情感中,导致脑子不停地想,也找不出对错,想不出方法……我见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脑子已经卡得像一坨鸡屎,很难交流。
她说她也学过禅修,也知道要对自己的念头置之不理,对情绪如实观照,可是做不到啊!很难不受它的干扰。我的建议是:
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如实观照其实就是“生熬”,不回避,不改变,不驱逐。
后来的治疗方案是简单的土的原穴。她的主要问题是新冠疫情引发恐慌,延续到后来变成一种广泛的躯体不适,但又查不出原因。
这种病,类似于中医说的“癔病”,“生熬”的策略和原穴的治疗,让她过度活跃和紧张头脑很快放松下来,周身的症状也快速好转。
03
只观照,不评判
为什么有时候观察自卑会陷入自卑,而有时候也会穿越自卑呢?其中窍门就在这“观照”二字上。观照就像照镜子一样,如实反映出某一种状态,镜子中的映像不需要回避,也无法改变。
倘若观察的同时再增加一个“自卑是不对的”“我怎么自卑呢”“我不想自卑,我讨厌自卑”……那这就完蛋了。
观照会导致消散,但评判则会导致强化,这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基本规则。
或许我们会说:看、听的功力涉及到了五行针灸治疗的疗效。事实上,看并不是一种功力,而是一种无为,主动去看是看不见的,看懂了也八成是脑子分析懂了,没用的。
我的体会是,等……继续等,接着等,放空,带入,跟着患者的感受,然后尝试描述这种感受。
所以难点不在于怎么看,因为放下主动去探知的意向后,人会自然感受到这些东西。难点在于,我也看不懂,我也有相同的盲区,我也不认识......所以如果非要说看懂是种功力,用功的方向也在于看懂自己的感受。
君火以明,光明所及,黑暗退散。
作者其他文章精选
中医治疗抑郁,是情怀还是实力?
脏腑与情绪系列
摆脱被控制的生活
以针会神,让生命自愈
为什么你活得那么累?
爱与恐惧的战争
居家隔离感悟
如果人生只有一个任务
抑郁缠绵何时愈?
十年再走回乡路,发现他们真地都老啦
本文作者
佟博然
五行针灸师
主治医师,中医学硕士。年本科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
在校学习期间,就认识到疾病的治愈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多缠绵难愈的内外妇儿科病,根本原因在于七情内伤,并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探索。年遇见五行针灸,以为这一法脉最为适合这一时代中国人的身心特点。年起,追随诺娜、龙梅和盖老师学习运用五行针灸,此后一直专注于五行针灸的临床和基础教学工作。
年冬,和太太闵彬彬一起在夜校讲授五行针灸公益课。年开班讲授五行针灸基础课程。年初至今,在同有三和教育文化公司担任五行针灸基础课讲师。
临床上,善于运用五行针灸治疗抑郁、焦虑、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及各种老年病。
同有三和中医北京医馆(望京)
出诊时间:每周四、五(暂为疫情期间)
约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