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发育阶段没有尽到应有的抚育责任,导致孩子在婴幼儿阶段出现各种发育迟缓,例如语言发育迟缓,很多老一辈爷爷奶奶还用“贵人语迟,惜字如金”当搪塞借口,很多人都认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会正常了。很多来院看诊的家长即使当着确诊书,也还要和医生争辩。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发育迟缓能自愈吗?”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呢?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语言发育时期的儿童因各种原因所致在预期的时期内,不能够与正常儿童同样用语言符号进行语言理解与表达,与他人的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了也不能与正常儿童同样进行,称之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一、疾病因素:孩子不开口说话,可能是因为一些其他一些病理原因造成的。目前常见的包括智力原因、听力障碍原因、发音器官病变、脑神经或发音器官肌肉病变、孤独症等。对于这些原因造成障碍疾病的孩子,要尽快咨询专家,医院求助,早发现,早治疗。
二、发育因素:有些孩子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某阶段会出现暂时的落后,医学上称为“发育性语言发育迟缓”。这样的孩子大多表现出能听懂大人说的话或部分话,比如能听懂家长的一些简单的指令性话语,如,走,坐,吃。等一些基本生活需求词语。孩子能听得懂并可以照着做。但说话较少或较晚,而且词汇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龄儿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较理解能力明显滞后。
▲3年的强迫症多久能治好?问医生
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些孩子说话晚,有一部分孩子的表现属于正常范畴,不需要特殊干预治疗。但家长不能忽略孩子因为语言跟不同龄人导致的智力发育上的落后。语言能开发智力,孩子智商、情商等跟不上同龄人,与语言发育迟缓有着明显的关系。
另一方面,医生指出,1-2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高峰时期,家长切不可大意,而应提高警惕,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说话晚的情形,及时寻找专业医生和专家对孩子的语言发育状况做出全面、系统的正确评估。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却依然抱着孩子可以自愈的心理安慰,放任自由,置之不理。等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或者五六岁说话不清楚,这才急于求医,往往延误了矫正康复的最佳阶段,最终承受痛苦的依然是孩子。
医生提醒,一般涉及到儿童智力、语言、行为、脑神经等发育行为问题,需要介入科学的治疗,是不会自愈的,且若不及时治疗,会进一步危及孩子的智力发育、学习能力、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能力等。
医院
特色诊疗项目
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妄想症、癔症、疑病症、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植物神经紊乱、多动症、抽动症、语言发育迟缓、遗尿症、智力低下等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