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南大脑科"↑免费订阅
23岁,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正是朝气蓬勃、青春年少、风采照人的时候。而对于小李来说,却是被病痛反复折磨,生活失去色彩的至暗时刻。正处于花季年华的小李到底经历了什么?
反复抽搐发抖却无药可医
小李来自重庆,和其他二十多岁的女孩一样,正是享受美好人生的时候。然而,在年的时候,小李却突然无诱因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的症状,虽然很快就会缓解,但是隔几个月就会发作一次。
小李突然的发病吓坏了家里人,他们赶医院就诊,当时被诊断为“癫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癫痫”治疗后,小李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抽搐发抖还是反复发作,且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小李除了四肢抽搐的症状外,还会胡言乱语、到处乱跑,父母再次带着小李辗转各地求医。这一次小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抗精神症状”的治疗,但是小李的症状仍然没得到改善,抽搐发抖还是频繁发作。
小李讲述自己的病情
病痛无尽的折磨让原本性格开朗的小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外界交流,父母看着每天只会蒙头躲在被子里、眼神空洞的孩子,心痛不已。他们到处托人打听,了医院在治疗疑难杂症上有着显著效果,于是即医院,希望这里能给他们女儿带来新的希望。
同病房患者家属讲述小李刚入院症状
找准病因重拾欢笑
入院后,经过全面系统的查体及多学科专家的会诊,在确认了小李脑电图检查及病史等多方面的情况后,小李被确诊为“癔症”。
医生为患者分析病情
精神科主任白影梅向小李及父母介绍到,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多表现为心理、躯体功能方面整合的障碍。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很容易误诊,特别是“癔症性抽搐”和“癫痫”很难鉴别。不过癔症性抽搐发作时脑电图正常,而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一般均有异常。
找到了病因,治疗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根据小李的病史,白影梅主任为她制定了以心理治疗为主,再辅以药物、康复等的综合治疗方法,引导小李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因素的同时,以抗情绪药物和针灸等治疗手段缓解其症状发作。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小李的病情已经得到基本的控制,抽搐发抖已经不再发作,整个人的情绪得到了改善。入院时那个沉默不语不爱搭理人的小李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她能和其他人谈笑风生,仿佛变了一个人。“刚开始她一直不说话,蒙着头睡觉,现在和我们有说有笑的。”同病房的人也不禁感慨小李的变化。
小李和大家有说有笑
久违的欢笑再一次回到了小李的脸上,他们一医院表示了感谢。面对一家人的感谢之词,白影梅主任表示这是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最后还叮嘱小李出院后要保持心情愉悦,稳定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治疗效果,不会导致病情反复。
专家介绍
白影梅
医院精神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年度优秀工作者
-年度昆明市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年度昆明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昆明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擅长:精神分裂、抑郁症、强迫症、精神病、狂躁症、失眠症、焦虑症、心理障碍、躯体化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等各类精神疾病。此外,对酒精、毒品依赖及戒断的诊疗也具有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